精武门之后是白蛇传,白蛇传之后是还珠格格,金庸的武侠世界虽然很火,但根本比不上前面三个。
所以,程学民心里的已经有了决断!
在老家的榆林文学上面,首次尝试通俗文学,连载《精武门》系列的第一部《大侠霍元甲》。
先在杂志刊物界,掀起一股‘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武侠风,就该将‘东亚病夫’这块牌匾,给踢回东洋倭岛去。
就是不知道,程学民这颠覆性的文风,会不会把人文社的李叔光张光年,文讲所的丁泠老师王蒙他们,给搞蒙圈了。
有了方向,思路便是如涌泉,直接致敬照抄。
等到火车进了燕京站的时候,《大侠霍元甲》都有了三万多字的稿子,再写个三四万字,把上部成稿后,就可以转身寄回给榆林文学的主编老陈啦。
随着改开的脚步提速,燕京可谓是一天一个样。
程学民他们出了燕京站,确实被眼前的一辆辆小黄包车给吸睛了。
出租车!
燕京的第一批出租车,在1979年的年底,正式上线飞驰在燕京的各大街上,为燕京人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往后出行,不再是除了公交车,就只能是自行车或者11路了。
从现在开始,可以打的士了。
黄色面包出租车,它在这个年代还有一个代名词“黄虫”。
“上车十块钱,整个燕京城哪来都可以去,只要不超过十公里!”
不用挤公交车了!
问了一下黄虫的价格,十块钱十公里一个人,车子装满就走。
一听他们四个人到燕京大学附近,要四十块钱的车费,吓得程学民他妈秦桂兰,赶紧拉着程学民赶紧走。
生怕拉晚一点,她儿子就直接给钱上车了。
这个价格确实有点离谱,就程学民一个人还好,咬咬牙可能就坐了。
可他们一行有四个人啊!
四个人从火车站到家里,坐公交车加起来也就一块二,三角一个的人。
可做这面的黄虫回去,直接翻了四十倍?
如果程学民真敢充这冤大头,回头他媳妇儿冯家幼非得说死他不可。
再等等!
还是不要去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等面的黄虫的价格降下来,再说吧。
“十块?!”
“是我们四个人加一起,十块到燕京大学,是吧?!”
可他们又没走几步,又是一辆面的黄虫从身边过,停了下来朝程学民他们招客喊道。
司机嘴里还喊着‘上车十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