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或者县城乡镇,不需要买票就能看的流动性放映,可以说光观影次数,即便几十年后都没有哪部电影能打破。
即便是小哪吒,也是拍马追不上。
就更别说其他什么减肥记,你好某某妈妈啦。
所以!
今天燕影厂汪杨,谢进还有吴天明他们亲自过来参加看片会,也基本都是奔着自家新电影,能卖出多少个拷贝,是赚了还是亏了呢,心里也好有个数。
毕竟他们制片厂只负责拿钱办事,只负责拍摄,没资格插手电影的发行,也就是卖钱。
所以,一部电影上面拨款七十万的定额投入,到底卖了多少钱,是赚了还是亏了,今天的看片会卖的拷贝数量,就能知道。
赚了,肯定是一件骄傲的事情,为国家财政事业,添砖加瓦了,后面申请上马新电影项目,也能偏重性的拨款。
比如今年全国定量是八十部新片的投入,但这八十部也不是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制片厂,平均分配!
都得拿实力去分刮这八十部新片的蛋糕。
毫无疑问,基本都是被燕影厂,长影厂,沪上制片厂,以及八一制片厂这四头巨无霸,给瓜分了大头。
吴天明的西影厂还得往后排,跟峨眉厂是第二梯队。
当然亏了,那也没事。
反正就七十万,制片厂已经全部吃进去了,亏了还能让吐出来不成?
再说,一部电影七十万的定额投入,制片厂自己想要赚钱,就只能在这七十万的投资里面费脑子,怎么节省开支。
但好的剧本想要将它拍好,七十万基本就没有什么赚头。
比如程学民的《牧马人》拍摄,几大制片厂都争着抢着要,但都是一视同仁给拨的七十万资金,汪杨他们燕影厂当然也想能省则省,省多少就是赚多少。
可最后一核算汇总,只能骂执导的谢进真他娘的会算计,不多不少刚刚好。
没让他们燕影厂加大投入,也没让他们燕影厂赚到一毛线。
所以,制片厂想要在投资里面赚钱,就只能缩减其它剧本的投入,上面拨的七十万定额资金,但到了他们制片厂,就可能只会给三十万,四十万,或者五六十万不等拍摄投入。
反正多多少少,怎么都得赚钱。
当然,制片厂的生财有道,节流是一大部分,但开源也不能松懈。
这所谓的开源,就是抢每年上面定下的新片份额,能多抢到一部新片的拍摄权,那就是多了七十万的资金拨款进项。
既然是抢,那就得拿实力说话!
拍摄成片售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