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
此外,陈麟风虽然没什么公职在身,但影响力是真不低。
本身的名气就不说了,人家还是成功的企业家。
因此影协和电影局方面的人,都高看两眼。
另一个顾问张一谋,纯粹是由于资历和名望高,来凑人数的。
他无脑支持小老弟的提案。
因而,最后反而变成了陈麟风说话最好使。
这就是职权和话语权的差别了。
不过好在陈麟风是个能笼络人,而又不得罪人的性子。
所以事情推进的还算顺利。
平时陈麟风和评选委员会方面,沟通比较多。
康兼民身为评委会主任,主要负责评委的召集与后勤事务。
现在则会多干一些联络、执行方面的活。
还别说,人家干的真不赖。
比以前用心多了。
今天康兼民跟陈麟风说的,是奖委会前两天开会,提到的一个议案。
那就是“金鸡奖”要不要改名的问题。
当初金鸡奖这个名字,是因为第一届开办时,正好是鸡年,于是就叫了这个名字。
如今金鸡奖的名声多少有点被败坏了,于是有人便提议,不行干脆换一个名字。
正好如今时值龙年,换成金龙奖,听着都好听不少。
其实这事吧,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过是个名字的问题。
但陈麟风挺犹豫的。
过去金鸡奖那么多年,不能说一点遗产没留。
至少大家听习惯了。
这本身就是一项好处,代表着历史悠久。
奖项总是越老越吃香的。
陈麟风想了想,问道,“康主任,其他几位委员是怎么考虑的?”
“大家也都在纠结呢,两个方案都有支持者,而且双方人数还差不多,所以专门让来问问你的意见。”
得,看来别人跟他一样,也都在纠结呢。
陈麟风的各种想法在脑子里转了半天,最后莫名的想到“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句名言。
于是道,“那就还是不要改了,金鸡奖毕竟历史悠久,近些年名声受到了些影响,但不影响大家都觉得金鸡奖是国内的最高奖项。
换一个名字,说不定会被认为是一个全新的奖项,也就失去了那份底蕴。”
康兼民听了这说法,不由赞道,“还是陈顾问考虑周到,我会把你的意见,汇报给各位委员和领导的。”
陈麟风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我是觉得改不改名字,都有说法,具体还是看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