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后的,怎么找这么个时间?”
冯晓刚解释道,“本来是想9月18号上映的,可想想还是推后几天,怎么说还是赶个节庆放假的时间比较好。”
陈麟风点点头,表示理解。
9月18日,这个都明白是什么时间,《一九四二》多少能沾上点关系。
推后想着能多拿点票房,也算正常操作。
“那到时候我去捧捧场。”
冯晓刚笑容灿烂,“嘿,还是小陈你贴心。”
陈麟风摆摆手,“到时候记得把片子送去金鸡奖组委会,时间正好赶的上。”
说起这个,其他几个导演就都好奇了起来。
“圈里传了这么久,都在说金鸡奖改动很大,以后真不会再跟以前一样,闹笑话吗?”
陈麟风认真道,“努力这么久,要是还闹笑话,就真成笑话了。”
他解释道,“从初选到最终奖项,都是大家投票投出来的,不说完全靠电影质量说话,至少也不能让完全没名气的,以及烂片、没水平的演员站上去领奖。”
评审团上千人,40岁以上的稍多些,这使得评奖的整体倾向,还是会稍微偏向文艺类电影一些。
但有至少2成的年轻人,还有3成的中年人评委,多少也能拉扯着,给高口碑商业电影留出路子。
还有70岁退出制度,来更换新血。
总体来说,已经足够完善了。
陈麟风唯一担心的,就是商业化不够,导致没人看,评委们投票参与度也不够,慢慢的办不下去。
这也是他最近出来找人聚餐聊天的原因之一,拉人头。
多来几个重量级人物,尤其是导演。
大导演来的多了,那些明星肯定也是愿意来的。
业内对于金鸡奖的疑虑,不是说一句改革就能消去的。
毕竟外人又不知道内里的具体情况,哪怕有公示,很多人其实也是不关心的。
还得是有足够的明星到场,把场面给撑起来。
好在,陈麟风的面子一向是够的,尤其如今,光看他面子,到时候也会有不少人去凑热闹。
如今这几个人也是如此。
陈麟风开口,几人都同意到时候会抽空参加。
这个话题结束,众人还是聊回电影。
陈凯鸽今年刚尝试着拍了个商业电影,成绩只能说一般。
他颇有些苦恼,不知道自己后面的路该怎么走。
现在市场变化太快了,想要拥抱商业电影吧,他又跟不太上。
据他所知,现场应该不光他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