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秀又让玉兰去外面打听打听可有什么议论。
玉兰去外园绕了一圈,半个时辰后回来了。
确实有不少人在议论三个孩子的比试,游园的夫人太太、做事的宫女太监,玉兰各处都探听了些,这些人要么议论魏明珠私生子的身份,要么议论护国公府、户部尚书府出了两个不成器的孙子,合起来都没有比过一个私生子。
虽然也有人议论七宝弓、八音盒的贵重,但都是嘲笑潘二郎、郭六郎败家,并没有人认为那两家去派人去魏家这边讨要东西。真去讨要了,更丢人,堂堂潘皇后、丽妃的娘家敢赌却输不起,小气。
阿秀明白了,大户人家重面子,出了这事,潘、郭两家长辈就是心疼东西也不能来讨,魏澜若是好意将东西送还回去,只会被那两家视为登门打脸。
“就看护国公、郭尚书心胸如何了。”阿秀轻声道。
如果护国公、郭尚书心胸宽广,便知道这事只是小孩子间玩闹,与大人无关。若护国公、国尚书心胸狭隘,将脸面受损的帐算在魏澜头上,二人恐怕会在官场上针对魏澜。
阿秀问玉兰:“你可了解护国公、郭尚书的为人?”
玉兰回忆一番,先说起了护国公潘龙:“历代护国公忠君护国没的说,每逢大仗,潘家军一出,敌军立即闻风丧胆。潘国公嘛,他性情刚正不阿,百姓遇到冤屈投诉无门,便去找潘国公,潘国公都会帮一帮。潘国公教子严格,儿子必须像他一样忠君爱民,女儿必须贤良淑德。不过这几年潘国公一直驻守边疆,潘家的孙儿们都不是他亲自管教的。”
所以出了个潘二郎。
阿秀点点头,这样看来,护国公潘龙、世子应该不会找魏澜的麻烦。
玉兰再说户部尚书郭焘:“郭尚书六十多岁了,为人精明狡猾,还特别抠门。他掌管户部,抠门到地方请求朝廷下发赏银或赈灾银子,必须将明细列的清清楚楚,郭尚书让人查探过对上账目了,才会发银子,贪官们都恨他。但郭尚书抠的是别人,郭家上下的吃穿用度在全京城都是数一数二的,您看他孙子那么多,郭六郎一个普普通通的生辰都能得到七星弓那样的礼物,就知道郭家多有钱了,贪官们都说他拿国库的银子中饱私囊。”
阿秀:“那他到底有没有中饱私囊?”
玉兰摇摇头,道:“奴婢哪知道呢,不过看皇上用了他这么多年,应该是没有吧。”
或许有,但郭尚书帮国库省下的银子更多,所以皇上就睁一只闭一只眼了。
听完玉兰的分析,阿秀觉得郭尚书更有可能针对魏澜,抠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