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没考虑第一个选项,权衡片刻,选择了第三个选项。
已经过了单纯出口气的年龄,实际利益最重要。
系统给出提示,姜哲把提示一一记住。
写生的第二天。
清晨,天还没亮。姜哲和几位男同学已经起床,来到庭院。
写生基地没有自来水,需要推着两辆水车,到旁边村子的水井里打水。
虽然很不方便,也是一种生活体验。
昨晚,几个专业班级已经分配好,每天早晨去打水的男生名单。
写生基地的杨老板,带着八个男生,推着水车,离开基地。男生们轮流推车,学着从水井里打水。虽然有些累,但是一种新鲜的体验。
基地的早餐,有馒头、咸菜和粥。
杨老板去买回来一些油条,让早餐没那么单调。
早餐结束,学生们迎着早晨第一缕阳光,出发写生。
姜哲一行人走出基地所在的山腰平地,恰好看到一个村子将羊群集中到一起,赶到山上去的场面。
学生们纷纷驻足观赏。
赶羊的是一个中年人,村子里有几个没上学的孩子,也在看热闹。
一个女生好奇之下,争得了牧羊人的同意,保持抱起一只蹦蹦跳跳的小羊,准备拍照。
小羊紧张,吓得咩咩直叫。
姜哲注意的,几个山村孩子的嬉闹,以及熟练驱赶自家羊群的动作。
他把这些场面都拍了下来,留作素材。
等羊群过去,一帮学生直奔第一天上午来过的村子。
姜哲在第一处较大的水湾前停步。
一队鸭子慢慢走到了水塘边,几头大白鹅也来到水湾里戏水觅食。几位早起干完农活的村民,返回山村。
炊烟和刚刚散去的晨雾,在晨光下,展现出梦幻色彩,山村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活力。
姜哲看着这些场景,生出想把它们画下来的冲劲。他用相机拍下来一些景物,然后选择在水湾旁边支开画架。
因为时间充裕,他用油画材料进行写生。先用稀释过得颜色,在油画纸上薄涂大色块。分出天空,云层,地势逐渐升高的山村,近处的水湾,倒影。
在底色基础上,继续深入,一层一层的颜色叠加融合,由薄到厚。部分形象保留最初的底色,也有部分形象的颜色,层层堆叠,形成丰富的肌理效果,给人舒适的视觉享受。
姜哲感受着乡村的宁静之美,沉浸在作画之中,甚至忘了周边的环境。
胡老师来巡视学生写生,走到姜哲身后,观看其作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