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阿里这边卧虎藏龙,我走了也就走了,不碍事。”葛智杰笑道,“我到俞总这边能更发挥能力。”
俞兴调侃道:“你就是觉得我这边没人呗。”
葛智杰沉默几秒,第一时间没有回答。
俞兴倒是知道对面的脾气,自己把话说了:“不错,说对了,没人,缺人,就缺你这种能够发光发热的,不过,葛总,碳硅数据公司在未来一个阶段的项目可能会有些杂,策略是尝试养一条大鱼出来。”
“没问题,俞总,我有钱,弟兄们也有钱,好饭不怕晚。”葛智杰是这么理解俞总的话。
俞兴笑道:“行,来吧,要是有你认为合适的都可以过来试试。”
葛智杰心中一动,结束通话之后琢磨如何打造新的班底。
因为广告克星这个小软件,他倒是顺带研究了一番碳硅数据这家公司的情况,确实如俞总所说的有些杂乱,而且,俞总的兴趣似乎转移到了新能源汽车上面。
不过,不管是俞总之前对互联网不同阶段判断的验证,还是微信项目上的表现,这一重新开启移动互联网上的新项目,老弟兄都不自觉的蠢蠢欲动。
葛智杰自己就是大厂出身,但弟兄们有不少还带着对大厂的滤镜,真正这么工作一段时间,只能说已经有些祛魅了。
微信项目还得缠斗,阿里核心是做电商,如果想继续在移动互联网发光发热,不如重新聚在俞总麾下。
葛智杰得了答复,先确定早有离意的几个人,又稍微联络一番,没两天就弄出来个二十来人的规模,随即就把名单通过微信发给俞总。
俞兴瞧见这规模便微微吃惊:“人真不少,都在阿里不开心啊?”
葛智杰给了回答:“也不是都不开心,但听到是来俞总这边就愿意了。”
“你们这一群人突然跳槽……”俞兴有些好笑,“行吧,来,想来的都来,没问题,要是阿里那边有意见,我回头再找他们聊。”
软件矩阵的导流主要是以市场里的中小app为主,加上自己制造流量,但要是能获得大软件的加持,那自然更好了。
俞兴打算等待软件矩阵全部推出之后再亲自出马找阿里、新浪等公司谈一谈合作,能成一家就是多一家的助力,而且,阿里的微信这边还能再聊聊打法,届时可以直接去找马伝,以此来换取合作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葛智杰的“归位”是一件好事。
碳硅数据公司不光要推出软件矩阵,还需要维护和优化,后续在机制算法上也需要不断的研究,自然人才越多越好,而葛智杰他们既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