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来一直存在于学界的争端。
毕竟在多次战争失败以及丧权辱国的条款之后,落后已经深入了每一名国人的心里,甚至于反对派都只是提出不能全盘否定这样的温和言论而已。
但饶是如此,还是遭到革新派的口诛笔伐。
而这样的争论并非是空穴来风,一切就源起于包国维在后世天天听到的名字。
胡适之。
1929年他曾在《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一文中写到。
“抗拒西化在今日已成过去,没有人主张了,但所谓选择折中的议论,看到非常有理,其实骨子里是一种变相的保守论,所以我主张全盘的西化,一心一意的走世界化的路。”
而从这篇文章伊始,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内文坛就针对“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开展了一场极长的争论。
乃至于到了21世纪这样的言论还依旧有着一定的市场。
所谓“全盘西化”是我国救亡的必经之路,或者是将西方的所有文化制度照单全收,包国维从来都是嗤之以鼻的。
21世纪后所发生的一切还不够打这些人的脸吗?
想到这里,包国维压了压心中的喷子本性,用尽量平静的语气评价说道:“全盘接受?过于极端了,面对问题还是要客观一点。”
“客观?什么意思?”
看到对方一脸疑惑的样子,包国维有些忍俊不禁,想想才知道,原来这个时候“客观”这个词用的还不是很多,甚至于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旅馆的意思。(出自华阳国志)
“就是有失偏颇了。”包国维解释说道。
“中庸?伱这还是那中庸的道理,太过于老套了。”
黄章撇了撇嘴,似乎对于一切涉及到古代文化的东西都嗤之以鼻。
包国维笑了笑,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况且跟个黄章争论也没有什么意义,随即转头继续听着中间那些人的争论。
“我观美利坚国家风貌,城市大楼林立,街道上干净整洁,身穿西装的绅士以及身披风衣的淑女悠闲的走在马路上,人人都举止优雅有礼,黑白相间的漂亮警车在街道之中穿行维护治安。”
在这争论之中,徐子义似乎已经占据了上风,他所叙述的异国风貌深深刺痛了在场国人脆弱的自尊心。
毕竟在场的也不乏到过国外的留学生,对于国外的发展是见在眼里的,对比起来如今的国家就好像是原始世界一般。
“那那纵使如今国家衰弱,也不该抛弃我五千年来的文化啊!”
人群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