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和《枪炮、病菌与钢铁》接连出版后,他手头上已经没有具体要忙活的工作。
后续,也仅仅是对接一下,美利坚出版商派来的各国语言翻译作者。
至于,《教父》作品的后续影响?包国维还没有具体听到什么风声。
钱倒是到账了好多个万,可从来没有听过哪个名人有所评价。
包国维自然心里面也是在犯嘀咕,或许是自己的改编不够好?
只留下了《教父》这部小说的通俗性,而失去了文学性。
所以销量很好,但是学界评价没有起波澜?
在美利坚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包国维还是很重视的,只有自己打出名堂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作者加入。
所以他打算添砖加瓦,再写出一部作品,让美利坚人好好感受一下“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而比起小说,他如今将目光放在了这个时代,影响力更为深远的领域。
戏剧。
在手机电视电影等传媒媒介,还没有普及的年代里面,看话剧依旧是人们阅读故事最好的方式之一。
这一点,不仅仅是在国内的京剧等传统戏剧体现出来,也在国外的话剧、歌剧等形式呈现而出。
若是包国维可以在这上面打出名堂,或许便能够极大的拓宽自己的影响力!
“秉文,你打算写一部什么样的话剧。”
蒋百里看着窗外的街景,觉得没有意思,反过来问道。
沉默了一会儿,包国维介绍说道。
“我想要用一种全新的戏剧形式,如果说这个故事要用几个词语来概括的话,我希望应该是爱情、灾难、勇气、阶级差异。”
“这”
蒋百里用怪异的眼神盯着包国维的眼睛,好半天以后低头自嘲说道。
“果然是年轻人啊,思虑的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开创突破,但国家危难之际,正是需要像是秉文这样的进取心啊!”
徐志摩也笑着说道:“听起来让人实在是期待,秉文你可得快些写出来,还在等你的大作,自从看了你的那些文章,这报纸上的大部分文章我可都看不下去咯。”
“秉文,那今日来这百乐门,是为了了解什么呢?”
蒋百里又问道。
“在我这故事里面,主角便是从歌舞厅开始的,还有一些国外的细节,听说百乐门有很多外国人,我也希望认识两个,交流一番。”
包国维仔细回答说道。
比起徐志摩来说,蒋百里看起来便是一个成熟稳重靠谱的人。
他刚刚打算展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