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士兵不是饿死就是病死。恰在这时,晋琅邪王司马睿把江南大军调到寿春,命令镇东长史纪瞻统帅各路大军讨伐石勒。
石勒听说晋兵马上就到来,急忙召集各位将领商量对策。右长史刁膺主张先和晋和好,等晋军撤退再慢慢寻找办法,石勒听后流着眼泪长叹一声,没有说话。中坚将军夔安主张先到地势高的地方,躲避一下大水,然后再议后路,石勒生气地说:“将军太胆怯了。”石勒回头问谋士张宾,张宾答:“恕我直言,去年就不该在这里营建,现在大雨没完没了,更说明我们不该留在这里。邺城西接平阳,又有山河天然屏障,所以,我们应当往北转移,经营河北,一旦控制了河北,天下就属于你了。晋军之所以防守寿春,完全是怕我们南下,现在听说我们突然撤兵,只会庆幸他们有了安全保证,根本不会追击我们。现在我们应当先把辎重往外转运,然后慢慢向寿春磨蹭,等到辎重全部运走,再调兵北进,这样就会万无一失。”石勒听完,一手扯起衣襟,一手摸着胡子,无比激动地说:“你的计策太妙了,太妙了!”立即提拔张宾为右长史,尊称他为“右侯”。
石勒到了邺城,征求张宾的意见时,张宾说:“现在天下大乱,战争不息,人心不稳,我们经常这么东跑西颠总不是长久之计。常言说得好,得地者昌,失地者亡。邯郸、襄国原是赵国的故都,地势险要,我们可以挑选一个地方建立国都,然后命令各位大将四下出击,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建立起霸权地位。”石勒很欣赏张宾的主张,于是进据襄国。以后陆续打败了占据河北之地的王浚、刘琨等势力,使自己的力量迅速壮大。
晋太兴元年(公元318年),汉王刘聪病死,其子刘粲继位,大司空靳准发动叛乱,杀了刘粲。同年十月,刘渊侄刘曜继承帝位,石勒被封为大司空、大将军。
石勒虽效忠于刘曜,但刘曜对他却不怎么信任。太兴二年(公元319年)二月,刘曜听信谗言,杀害了石勒的左长史王修。石勒听到这一消息后,气得脸色发青,对部下说:“为了刘氏我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他们过河拆桥,反而暗算起我来了!本来我还指望他们给我封王,现在看来全是一厢情愿。我也太傻了,其实由我自己来称帝就行了,何必由他们来封!”于是便设置了太医令、尚方令、御府令等官职,还让人营造宫殿。
通过这些事情,谋士张宾、张敬等人看出石勒有想称帝的野心,便联名请求石勒称帝,开始,石勒假惺惺地不同意,到太兴二年(公元319年)十一月,石勒心安理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