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不可伐,陛下却一意孤行。不知陛下顺应了哪一点。民谚说:‘鸡夜鸣不利出师,犬群吠宫室将空,兵动马惊,军败不归’。今年自秋冬以来,鸡常在夜里鸣,狗不住地哀嚎,厩中的战马老是受惊,兵库中的武器经常自动发出声音,这都不是出师的好征兆。”苻坚勉强听完了张夫人的话,笑着对她说:“打仗行军之事,不是你们妇人所应当议论的!”
苻坚的小儿子中山公苻诜一向最受苻坚喜爱,以为父亲也许会听自己的劝谏,便对苻坚说:“国家兴亡全凭贤人是否支持。阳平公苻融是国家最高明的谋士,而陛下违背他的意见;晋有谢安、桓冲,而陛下非要伐它。我真想不通。”苻坚只当耳边风,说:“天下大事,小孩子懂什么!”
在一片反对声中,前燕国君慕容皝之子、前秦大将慕容垂却与众不同,赞成伐晋。他对苻坚说:“弱并于强,小并于大,乃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并不难以理解。以陛下的英明威望,又有雄师百万,良将满朝,小小江南竟敢违抗,怎么可以继续留着它,《诗经》上说:‘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就是说‘参谋越多,越拿不定主意。’陛下自己决定就够了,何必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晋武帝平吴,依靠的不过是张华、杜预二三个大臣而已。要是依从了朝廷众人的意见,怎么能建立不世之功业!”苻坚非常高兴地说:“和我一起平定天下的,只有你一人啊!”特此赏给他帛500匹。实际上,慕容垂早就图谋复辟前燕,正盼着苻坚的失败呢。
转眼之间到了第二年的阳春三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苻坚请大臣们春游。想借春游之机和大臣们交流一下思想,劝说他们支持自己伐晋。大臣们仍纷纷劝谏,苻坚直截了当地说:“轩辕是头号圣人,其仁如天,其智如神,还随时都想征伐不听号令的人。现在天下基本平定,只有东南一隅还在兴风作浪。我每想到桓温北侵,就深感晋不可不灭。现在我有强兵百万,灭晋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人人都说不行,我真不知道是为什么。晋武帝如果听从大臣的意见,不去伐吴,天下怎能统一!我意已决,不再和你们讨论了。”
这年七月,苻坚下令大举伐晋。命百姓每10人出1人当兵,把20岁以下有力气有胆量的良家子弟都封为羽林郎。甚至已经为东晋皇帝宰相等封好官爵,建好府第,表示对伐晋志在必得。慕容垂和羌族人姚苌都料到此行必败,暗中都在等待着复国的机会。
一个月之后,苻坚带着步兵60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离开长安。由于兵马太多,战线拉得很长。苻坚到达项城时,作为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