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宣兼统荆、江、兖、豫四州兵力,威震天下,慌得不知如何是好,想奉自己所用的法驾器物前去迎接。竟陵王刘诞连忙劝阻说:“怎能将此座轻易交给别人!”刘骏只好作罢,待惊魂稍定,便连忙派兵遣将,准备迎敌。
大将沈庆之督诸将与鲁爽交战,斩杀鲁爽,攻克寿阳。大将柳元景、王玄谟等率水陆大军与刘义宣、臧质军进行决战,叛军大败,臧被杀,刘义宣被活捉,后被荆州刺史朱修之杀死。
平定刘义宣、臧质之乱后,刘骏心里更加看清了威胁自己皇位的力量主要在皇室内,因此更加密切监视叔、弟们的一举一动,对他们的制裁也愈加严厉无情。
刘骏的十弟武昌王刘浑,在平定刘义宣之乱后被任为雍州刺史。刘浑年轻,只有17岁,游戏无度,与左右作檄文,自号“楚王”,改元永光,备置百官,以此取乐。长史将其手迹封呈给朝廷。刘骏一见,下令废刘浑为庶人,徙往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又派人狠狠责备刘浑,逼令他自杀才算完事。
为了削弱和制约王侯,刘骏欲制定一个裁损王侯权力的条例。江夏王刘义恭揣知其意,与竟陵王刘诞上奏,建议裁损王侯车服、器用、乐舞制度,一共9条。刘骏看了并不满意,暗示有司上奏,增为24条。主要有:听事不得南面而坐;内史、相及封内官长止称下官,不得称臣;罢官则不复追敬等。
在诸王侯中,刘骏最不放心的是六弟竟陵王刘诞。刘诞待人宽而有礼,与刘骏的荒淫无度形成鲜明对比。平定刘劭之乱时,刘诞在会稽举兵,在东线进攻京师,立下大功。刘义宣反叛时,他又坚决反对刘骏奉乘舆法物迎刘义宣,其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为人所称道,所以朝野人心暗中归向于他。刘诞又多聚才力之士,广畜精甲利兵,势力大增。刘骏对他的名望和势力感到害怕,对刘诞在兄弟中的次序也觉不放心:四弟刘铄已死,五弟刘绍出继给刘义真,刘骏之下便是刘诞了。因此,刘骏对刘诞既畏惧又猜忌,不愿让他居中央掌权,派其出镇京口(今江苏镇江),仍嫌京口离建康太近,又派他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任南兖州刺史。
刘诞知刘骏猜忌自己,暗地里做自卫准备。大明三年(公元459年),北魏南侵,刘诞在广陵修治城池,聚蓄粮草。这时,民间纷纷谣传刘诞将反,吴郡人刘成上书,诬告刘诞私修乘舆法物,有篡位之心。刘骏接报,正触动了他的一块心病,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派兵前去偷袭,捉拿刘诞。刘诞闻讯,据城举兵反。消息传到建康,刘骏马上宣布内外戒严,派身经百战的大将沈庆之统兵讨伐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