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景立萧栋为帝,不过是为了缓冲一下,好接着走下一步——篡位。萧栋登位之后,侯景便加速行动,先杀了太子大器和在京的王侯20余人,又杀了在外地的简文帝诸子。九月间,再把简文帝本人也杀死。萧纲父子扫除殆尽,侯景认为条件成熟。于十一月九日命萧栋给自己加九锡,其汉国置丞相以下百官。10天之后,遂逼萧栋下诏禅位。侯景称帝,改元太始,国号为汉。萧栋被封为淮阴王,与其弟萧桥、萧缪同被囚禁于密室之中。
第二年(公元552年)三月,王僧辩率梁军收复建康,侯景逃走。如何处置傀儡皇帝,是个敏感的问题。当初。王僧辩奉湘东王萧绎之命自江陵率兵东讨侯景时,曾请示萧绎:“平城之后,当以何礼待嗣君?”萧绎说:“六门(台城有六门)之内,自极兵威。”僧辩听得明白,可他不愿担个弑君恶名,故而回答道:“讨贼任务,由臣承担,成济(魏国太子舍人,杀魏高贵乡公曹髦)之事,请举别人。”萧绎遂秘密指示宣猛将军朱买臣去干此事。及至建康收复,嗣君萧纲早已死去,只有萧栋及其两个弟弟还活着,见不再有人看管,就相互搀扶着走了出来。3人重见天日,十分庆幸。萧桥、萧缪说:“今日始免横死矣!”萧栋却不那么乐观,他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福难知,我还是很害怕!”萧栋的担心是对的。第二天,兄弟3人在路上恰好遇到了正在四处寻找他们的朱买臣。朱买臣佯装十分热情关心的样子,把3人叫到船上饮酒,未等吃完,便将他们全都沉于水中。
第一百四十九章 武陵王萧纪
萧纪字世询,梁武帝第八子。自幼好学,有文才,不尚浮华。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封为武陵郡王。历任琅邪、彭城二郡太守、丹阳尹、会稽太守、东扬州刺史等职。大同三年(公元537年)起调任督益梁等13州诸军事、安西将军、益州刺史。到他称帝时,已在蜀经营了15年之久。他在蜀期间,南开宁州、越隽,西通资陵、吐谷浑,内修耕织盐铁之政,外通商贾远方之利,才用充裕,兵甲殷积,有马8000匹。文治武功,颇为显著。
侯景乱梁,建康陷落,武帝饿死台城之后,湘东王萧绎于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四月起兵江陵,讨伐侯景。萧纪一向认为萧绎的文治武略不如自己,听说萧绎要讨伐侯景,颇不以为然。当年五月,萧纪派世子园照率兵3万先行沿江东下,声称受湘东王节度,实质是探听动静。萧绎也深知八弟颇有野心,因而待园照到达巴水,便授之为信州刺史,命他屯于白帝,没让他东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