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定于晋阳(今山西太原)会师。杨忠率领的北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接连攻克北齐20多城。可惜在攻打晋阳时,突厥军见齐军势盛,不肯交战,率先撤退,以致周军失利。南路周军闻讯后也只好退兵,第一次大规模的伐齐战争失败了。
这次败仗使宇文邕感到非常惋惜,他想立即组织兵力再伐北齐,可是,掌握国家实权的宇文护却不那么积极了。
为了便于自己施展抱负,宇文邕开始解决宇文护的问题。宇文护自宇文泰死后,一直大权在握,他自恃是皇兄,开国元勋,越来越飞扬跋扈。他相府的卫兵比皇宫还多,没有他的手令,皇上也调不动兵马。他的儿子和部下贪残骄横,引起民愤。他对宇文邕总是以兄长自居,以致宇文邕每次在宫中遇见宇文护时都要先行家弟之礼。二人一同去看望太后时,太后往往赐宇文护座位,而让宇文邕站在其旁。对于这一切,宇文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因时机未到,只得装聋作哑,不加干预。天长日久,许多大臣也都觉着宇文护不大像话,连与他极其亲近的庾季才都劝他归政天子,回家养老。宇文护从此便疏远了庾季才。
宇文邕的亲弟卫公宇文直一向和宇文护关系密切,后来因为沌口之役打了败仗,被宇文护免职,也怀恨在心,力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指望由自己来取代其大冢宰的地位。宇文邕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便秘密与卫公直及右宫伯大夫宇文神举、内史下大夫王轨、右侍上士宇文孝伯等谋划干掉宇文护。建德元年(公元572年)三月的一天,宇文护从同州返回长安。宇文邕在文安殿见过之后,又准备带宇文护去拜见太后,并对他说:“太后年纪大啦,喜欢喝酒,虽然我多次劝她戒酒,她都不听。兄长今天去朝见她,希望能再劝劝。”说着,从怀中拿出周成王劝人不要酿酒和酗酒的名篇《酒诰》,交给宇文护,让他“以此谏太后”。到含仁殿后,宇文护按照宇文邕的嘱咐,在太后面前念起《酒诰》。宇文邕趁其不备,在他身后抡起玉珽,对准其头部猛然一击,宇文护应声倒地。武帝随手拿出御刀让宦官何泉杀掉宇文护。何泉哪里经历过这种场面?惊恐之余,砍了几下也没伤着宇文护。这时隐藏在殿内的宇文直一跃而出,手起刀落,宇文护立时身首异处,成了刀下之鬼。宇文邕又令长孙览等火速行动,把宇文护的儿子、兄弟及亲信斩尽杀绝。从此,宇文邕开始亲揽朝政。
二、勤内攘外身死征途
亲政以后,宇文邕把注意力集中于国内调整,发展生产,吸收均田农民充当府兵,扩充军备,加强实力。
建德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