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军。转运粮饷的民伕更是不计其数。这是进攻高丽的主力。另一支水军由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从东莱海口出发,接应陆军。
来护儿的水军进到距平壤60里的地方,打了一个胜仗,乘胜进攻平壤城,纵兵掠虏,被高丽的伏兵击败,4万人只剩几千人逃回船上,仓皇撤退。陆路军队在大将宇文述、于仲文的率领下,计有30多万人渡过鸭绿江。兵士携带兵器粮饷,负担太重,疲惫不堪,多偷偷将粮食扔掉。才及中路,粮食已尽,饥困交加,无力再战,不得不退回。这年秋天,遇高丽军痛击,隋军兵败如山倒,仅2700人逃还,军资器械巨万计丢失殆尽。第一次征高丽遂告失败。这次出征高丽,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义军多者数十万,少者数万,已给隋王朝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隋炀帝一意孤行,坚持继续发动进攻。
大业九年,又发动了第二次对高丽的战争。这次作战的部署和第一次基本相同,炀帝坐阵辽东,由宇文述和大将军场义臣等进趋平壤,来护儿仍为水军总管,率军从东莱出发。正当陆军刚到前线,水军尚未离开东莱时,杨素之子、礼部尚书杨玄感于黎阳发动了叛乱,攻围东都。炀帝在前线得知消息,慌忙撤军,回救洛阳。军资器械、作战用品堆积如山,营垒、帐幕原封未动,全都丢在战场上。二征高丽又告失败。
二征高丽的失败和杨玄感的叛乱,使隋王朝元气大伤。尤其是各地的农民起义,使隋炀帝已面临灭顶之灾,但隋炀帝仍怙恶不悛,大业十年又发动了第三次对高丽的战争。这年七月,来护儿的水军在平壤附近击败高丽军。高丽经过两次折腾,也与隋朝两败俱伤,遂遣使讲和,炀帝也借机收兵。
隋炀帝四处经营,屡兴甲兵,不知耗费了多少民力和资财,他继位时府库充盈,士马强盛的大好局面,此时却已变为大厦将倾了。
六、拒不纳谏专宠宵小
隋炀帝虽无雄才大略,却也有一定的文武才干,只是他的才能没有成为他治理天下的优势,反成为他狂妄自大、嫉贤妒能的资本。
在文学上,隋炀帝可以说是略具文采。他曾对侍臣说:“天下都说我是凭借世袭而有四海,假令让我与士大夫平等选拔的话,我也应为天子。”内史侍郎薛道衡,才名冠绝南北,著作佐郎王胄,文词为天下准则,均因遭炀帝妒恨而被杀。
古代稍微明智一点的帝王,即使不能从谏如流,却也多少能采纳一些忠言,补救一些过失,而隋炀帝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把自己的才能全都用来拒谏饰非,他厌恶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