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意,但现在是你们兄弟斗阋,你没办法才归降了我国,若这种情况多来两次,恐怕最终怎样谁也说不好。”马希崇无可奈何,只好率族人及将佐千余人号哭上船,来到金陵。唐主使希崇为永泰军节度使,居扬州。后希崇率其兄弟17人奔北周,周封他为右羽林统军,最后病卒于周。
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章 太祖赵匡胤
一、把握机遇应天顺人
宋太祖是北宋的建立者。姓赵,名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人。父赵弘殷,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生于洛阳夹马营,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卒。终年50岁。
赵匡胤乳名叫“香孩儿”。传说他出生时,体有异香,三日不散,故名香孩儿。
几年后,香孩儿到了读书的年龄,赵弘殷正式给他取名叫赵匡胤。匡者,匡扶、保佑也,胤者,胤嗣、后代也。父亲对儿子确实是寄有厚望的。小匡胤也没有让父亲失望,少年时代,他不但书读得不错,而且同父亲一样,在习武方面也表现出天赋,“学骑射,辄出人上”,几年下来,已是一个弓马娴熟,小有名气的骑手了。
不过,赵家在赵匡胤长大成人的这十几年中却很不景气。赵弘殷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宠爱的战将,自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后,他也就开始受到冷落,十几年里,朝代已是两度更迭,天子也换了五六位,但他的官职却一直没有得到提升。这期间,赵家又添了二男二女,家境也日益艰难。开运二年(公元945年),赵匡胤结婚成家,当时19岁。成家应当立业。但家中窘迫潦倒的现状告诉匡胤,依靠家庭的帮助干一番事业的路子是走不通的。21岁那年,他毅然离家出走,决心在外面闯荡一番。
他先是去投奔几位父亲从前的好友。但世态炎凉,他不但没有从这些有权有势的前辈那里得到关怀和帮助,反而受了不少的白眼和冷遇。一次,他来到凤翔节度使王彦超处,希望谋得一个安身的差使,可王彦超却像打发叫花子似的,给了几贯钱就把他赶走了。两年的流浪生活是艰苦的,但赵匡胤并没有被压倒,相反,他的意志和性格却磨炼得更为坚强,眼界也变得开阔了。这天,他来到汉水边的重镇襄阳,住进了一家寺院。寺院的主持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僧,饱经沧桑,阅世知人颇深。他见赵匡胤紫面丰颐,豹头环目,虽满脸风尘却掩不住英挺之气,一身破衣,却不带寒酸之态,心中暗暗称奇。待一交谈,更觉得其器度不凡。他告诉赵匡胤,汉水以南的各个政权比较稳定,而北方却战乱不止,乱世出英雄,所以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