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在梁上搭上一根白绫,吩咐自己死后,王承恩可以逃命去。王承恩涕泪交流,表示要随皇上去死,思宗心中稍觉宽慰。他最后望了一眼宫城,望一眼远处农民军点起的熊熊篝火,心中产生了一种解脱感,自己将白绫套上了脖子。王承恩眼看着君主死后,自己也吊死在他的对面。历经16帝276年的大明王朝终结。此时,正是1644年四月二十五日的黎明。
思宗死后,与周后一起由清朝用柳木棺成殓,寄于寺庙。多尔衮下令以礼安葬他,允许明朝遗老遗少哭临祭典。祭典完后,决定将思宗夫妻殡入田妃的陵墓。开掘墓道、建立碑亭,估工价约3000两白银。清廷从十三陵陵租中拨给1500两,其余由曹化淳等太监和明朝遗老遗少自筹。曹化淳为此多次上奏,多尔衮也数次责成有司速速完工。直拖到当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开掘墓道的工作方才开始。到了年底,才将墓道修好,打开了田妃陵墓。凑巧的是,安放棺木的陵床非常宽大,放三副棺材没问题。于是思宗与他的周后、田妃便安息于此了。
南明建立后,谥思宗为烈皇帝,庙号“思宗”。清谥为“庄烈愍皇帝”,无庙号,陵曰“思陵”。
第六十三卷 清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一、少年坎坷乱世立志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明建州左卫女真贵族塔克世家中降生了一个男孩。他长得龙颜凤目,伟躯大耳,声若洪钟。加之他又是塔克世家中的第一个男孩,父母对他非常钟爱,这个男孩就是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所属的女真族是我国东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中国古代,她先后被称为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到五代时,始有女真之称。公元1127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建立金朝,统治淮河以北广大地区长达百余年,直到1234年被南宋与蒙古的联军所灭,才又重新返归东北故土,散居在白山黑水之间。
松花江下游的依兰地区,是努尔哈赤的祖先世代居住的地方。元朝统治时期,在这里设了3个万户府。努尔哈赤的祖先充任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这是一个可以世袭的官职,从这时开始,努尔哈赤的先人便世代为官。元明交替之际,女真部族之间纷争不已,东北地区的局势动荡不安。面对这种局面,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为避战乱,于洪武年间率领部众迁徙到图们江下游斡木河畔(今朝鲜会宁)定居下来。与此同时,胡里改万户府的万户阿哈出也率族人南迁,在辉发江上游的凤州安家落户。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