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入进攻。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万历皇帝病死,一个月后,刚刚继位的朱常洛又吞红丸死于乾清宫。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继承了皇位,是为熹宗天启帝。从此,宦官专权,宦党与东林党之间的党争愈演愈烈。大臣之间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互相攻讦。镇守辽东的熊廷弼虽然身居千里之外的边陲,但由于他性情刚直,不受贿循私,不巴结权贵,得罪了一些奸佞之人,遂成为被攻讦的对象。忌恨他的权贵们屡次上书,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熊廷弼。他先后5次上疏自辩,针砭弊政要害,并请求圣上信任边吏,用而不疑。但是,明廷气数将尽,已经不辨忠奸,到底自毁长城,罢免了熊廷弼,改派袁应泰任辽东经略。
袁应泰走马上任后,宽娇属下,随意撤换武将,很快造成了军纪松弛、军纪混乱的局面。他又不分良莠,收纳了许多蒙古和女真的降兵,大量敌探乘机混入,成了后金的内应。刚刚由熊廷弼恢复巩固起来的辽东防务,被袁应泰搞得一塌糊涂。
一直在等待时机的努尔哈赤见明朝大势已去,于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春,发动了辽沈之战。
沈阳在明代是辽东重镇之一,它被作为辽阳的“屏障”而受到重视。这里精心构筑了坚固的防御体系。努尔哈赤的大军在城东七里处安营驻扎。他几次派少量兵士诱明军出战,每次都让他们佯装败退,以便麻痹明军。
当努尔哈赤认为决战的时机成熟之后,便派后金的精锐骑兵设下埋伏,然后又派兵到沈阳城下挑战。贪功轻敌、有勇无谋的明总兵贺世贤果真中了圈套。他率万余兵丁出城迎战。后金兵假装败逃,贺世贤紧追不舍,进入了埋伏圈。当他发现自己中计时,为时已晚,身中数箭坠马,被后金兵杀死。之后努尔哈赤统军奋力攻击城的东北角。开始明军在城上使用火炮,重创后金兵。但火炮连发使炮身炽热,必须使其降温后才能再射。后金兵利用这个间隙,进逼城下,猛攻东门。激战之中,一些原先混入城内的女真降民突然将吊桥绳砍断,放下吊桥,后金兵一拥而入,攻占了沈阳城。这次战役,使明朝7万兵民丧生。
攻占沈阳不久,努尔哈赤又召集诸贝勒大臣,宣布了向辽阳进军的重大军事决定。
辽阳当时是东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明朝对其极为重视,将城池修建得异常坚固,并有严密的防御体系。
在经过几番野战大大削弱了明军之后,三月二十一日,后金军在努尔哈赤率领下向辽阳发起总攻。守城军士乱作一团。各城门相继失守,正在镇远楼督战的袁应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