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左侍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焦佑瀛等8人召至榻前,接受遗诏,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并任命以上8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载淳。第二天,咸丰帝病死,年仅5岁的载淳继位,拟年号“祺祥”。可是,这个年号尚没有正式应用,清朝廷内部就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夺权斗争。这个斗争的结局影响了小皇帝载淳的一生。
原来,在咸丰帝生前,肃顺等人很受信任,权力极大,这使载淳的生母那拉氏十分嫉妒和痛恨;肃顺等人则想,咸丰帝死后,那拉氏成为皇太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也经常在皇帝面前诽谤那拉氏,载淳继位以后,肃顺等人以“赞襄政务王大臣”的名义,掌握大权,执掌朝政。那拉氏和钮钴禄氏被尊封为皇太后。因为钮钴禄氏和那拉氏在热河时分别居住在东宫、西宫,故也分别称为东太后、西太后。西太后因前面的原因对肃顺等人的掌权更加不满,所以两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一场变故就不可避免了。
西太后明白,要想同肃顺等人争夺大权,就必须首先征得东太后的同意和支持,于是便向东太后提出执政的事。东太后性格温和,胆小怕事,对权力也没西太后那样的兴趣,所以,对西太后的提议,起初并没有应允。西太后便向东太后诉说肃顺等人的种种专横之事,以引起东太后对肃顺等人的不满,东太后被说动,建议和奕?商量一下。于是她们密旨令奕?速赴热河。奕?和其兄咸丰帝不合,一直不得意。咸丰帝选往热河时,奕?被留在北京收拾残局,咸丰帝死后,奕?连顾命大臣也没有份,而且肃顺等人传旨,命奕?仍留京办事,不必来办理丧事,这更引起奕?的不满,所以肃顺也成了奕?的冤家对头。奕?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八月初一日到达热河。抓紧与两太后密谋。他指出,要想制服肃顺等人,非还京不可,并向两太后保证,外国人不会干涉此事。密谋之后,他立即返回北京,为政变做准备。
西太后为了摆脱肃顺等人的控制,以便进行政变,坚决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