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同时被会见。而《喋血井冈山——毛泽东的崛起》一书的记载,则说毛泽东与袁文才第一次会见时,王佐不在场。这两种说法,哪一种说法是准确的呢?
1982年9月22日至30日,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在成都召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史学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80人,是建国以来全国党史界研究、讨论红军革命根据地历史的一次规模空前的学术盛会。这次会议,就革命根据地历史中一些问题专门进行了研讨,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有重要价值的论文。裘之倬撰写的《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土客籍矛盾问题》一文,受到高度评价。其中写道:
1927年10月3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土客籍的矛盾,更好地建立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果断地做出了对袁、王部队进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正确决定,乃在10月6日亲自赴宁冈东源大仓村林凤和家里,单独会晤袁文才,表明来意,赠送枪支。裘之倬:《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土客籍矛盾问题》。载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95~96页。
中央文献出版社于1996年8月出版的《毛泽东传》(上),对毛泽东会见袁文才的情况,有同样的记载:
古城会议后,毛泽东从绿林重义气、多猜疑的特点出发,只带几个随员到宁冈大仓村去会见袁文才。那是10月6日。袁文才原来还有些害怕,预先在林家祠堂埋伏下20多人,20多条枪。见到毛泽东只来几个人,他就比较放心了,埋伏的人始终没有出来。见面后,毛泽东说明是由江西省委介绍来找他们的,充分肯定他们“劫富济贫”的革命性,同时说到工农革命军目前的困难。双方谈得很投机。毛泽东当场宣布送给他们100支枪,这很出袁文才的意料,也使他很受感动。袁文才向毛泽东表示,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工农革命军解决各种困难,随即回赠给工农革命军600块银元,并同意革命军在茅坪(这是一个有60多户人家的村子)建立后方医院和留守处,答应上山做王佐的工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161~162页。
那么,袁文才何时说服王佐与毛泽东会见的呢?对此,解放军出版社于1987年7月出版的《解放军将领传》(第5集)写道:10月下旬,袁文才写信给王佐,说服王佐与工农革命军合作,告知工农革命军要上井冈山的消息。王佐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