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的影子。
回到连部,高干事这才顾上蘸湿了毛巾,擦了擦满脸的汗。
“听说军长早就得知凯华牺牲了,但直到眼下,他还没把儿子牺牲的消息写信
告诉老伴。”稍停,高干事接着对我说,“凯华同志留下了一纸遗书,遗书是师里
烈士收容队在埋葬他的遗体时,从他的上衣口袋里发现的。因遗书上署名只有‘凯
华’两字,当时谁也没想到他是军长的儿子。遗书原件现已在军长手里,这里有师
宣传科的打印件。”说着,高干事拉开采访用的小皮夹,把一纸遗书递给我,“你
看看吧,一纸遗书才华横溢,内涵相当深,相当深!”
我接过薛凯华的遗书,急切地读下去。
亲爱的爸爸:
我从北京部队赶赴前线,与您匆匆一见,未及细述。儿知道,爸爸战前的时间,
可谓分秒千金也。
遵爸爸所嘱,我已来到这担任穿插任务的九连。等待我们九连的将是一场啥样
的恶仗,现在不管对您还是对我们九连来说,都还是个“X”。
去年冬,爸爸在《军事学术》上读到我写的两篇千字短文,来信对我倍加鼓励,
并夸我有可能是个将才。不,亲爱的爸爸,您的凯华不瞒您说,我不但想当未来的
将军,更想成为未来的元帅!
嗬,您二十一岁的凯华口气多大呀!不管此乃“野心”也罢,雄心也好,反正
我极推崇闻名世界的这一兵家格言:“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诚然,
绝非所有的士兵都能成为将军和元帅的。举目当今世界,眼花缭乱的现代物质文明,
对我们这一代骄子有何等的诱惑力呀!但是,我的信条是:花前月下没有将军的摇
篮,卿卿我我中产生不出元帅的气质;恋栈北京的士兵,则不可能成为未来的元帅!
未来的元帅应出自深悉士兵涵义的士兵,应来自血与火的战场上!基于此种认识,
我才请求离开京都,奔赴前线,来做—场“未来元帅之梦”。
亲爱的爸爸,您去年推荐我读的几部外国军事论著,我大都早巳读过。爸爸年
已五十有七,尚能潜心研究外军,儿感到可钦可佩。爸爸在写给我的信中云:“一
介武夫,是不可能胜任未来战争的!”此语出自爸爸笔下,儿感到尤为振奋! 有人
把军人视为头脑最简单的人,错了,大错特错了! 且不说张翼德的丈八蛇矛和关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