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傅氏、丁氏掌权,王家受到沉重打击。王莽因得罪傅太后,被免职归家。他闭门自守,儿子王获杀了一个奴婢,被王莽逼令自杀。但王莽在士人中的声誉日增。官员为王莽鸣冤上书的数以百计。
汉哀帝死后,外戚王莽迎立中山王刘箕子为帝,是为汉平帝。平帝只有九岁,由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听政。王莽位居首辅,一切政令,都出自王莽。王莽着手清除权倾一时的丁傅外戚的势力,将皇太后赵氏贬为孝成皇后,令皇后傅氏徙居桂宫。又追贬傅太后为定陶共王母,贬丁太后为丁姬,接着再废傅太后、赵皇后为庶人,二人后皆自杀。丁、傅两家亲属都被免去官职,流放蛮荒之地。
王莽又为已死的东平王刘云伸冤昭雪。立中山王刘宇的孙子继立为中山王。封宣帝孙三十六人为列侯。此外汉宗室、汉初以来功臣子孙都立了嗣。皇族中有因罪被废的,都恢复属籍;年老退休的官吏,仍享受旧俸的三分之一,以赡养终身。甚至庶民鳏寡,无不周恤。
有一年盛夏大旱,郡国飞蝗成灾,王莽自己带头不吃荤,并出钱一百万,献田三十顷,以赈灾黎。满朝公卿,见王莽如此,也都纷纷捐田献宅。连王太后也省下自己的“汤沐邑”十个县交给大司农管理。王莽派使者去民间捕蝗。又废汉皇室的呼池苑,改设安民县,募贫民迁居,沿路饮食及所需田宅、器具、犁牛、谷种、食粮都由官府供给。在长安城中造五个里,有住宅二百区,让贫民居住。因此朝野上下,都交口称颂王莽的仁德。王莽奏言上古时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应将古制颁示天下让臣民遵守。犯罪者按周礼处以“象刑”(以犯法者的画像示众,不必真的用刑)。
为了笼络人心,王莽欲自比周公,买通塞外蛮夷,让蛮夷假称越裳氏,献入白雉。远古周成王时,曾有越裳氏来朝进献白雉。群臣仰承王莽之意,上书称王莽德及四夷,早已超过了周公,以安定汉朝的缘故,应加封为安汉公。王太后在群臣蛊惑下,再三加封王莽,王莽十分做作地再三推辞,甚至托病不朝。最后才接受了安汉公的赐号,接受了名号,却把俸禄转成二万八千人的封赏。又有黄支国献入犀牛,廷臣都说黄支国在南海中,离京师三万里,以前从来没有朝贡,现在来献犀牛,是安汉公的威德所致。其实这些都是王莽一手安排。
平帝十二岁时,王莽为平帝择婚。他下令选择世家良女造册呈入。所选的女子,多一半是王氏亲属,王莽的女儿也在内。王莽想让女儿当皇后的企图再明显不过,然而他又欲擒故纵地对王太后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