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铜雀台赋》背诵了一遍。其中“揽二乔于东南今,乐朝夕与之共”一语,果然是想要得到江东二乔的意思。周瑜听罢大怒,站起来指着北方大骂道:“老贼欺人太甚!”诸葛亮连忙劝阻说:“当年汉朝皇帝曾以公主和亲,今天为了退敌,这民间的两个女子有什么可惜的呢?”周瑜道:“先生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之妇,小乔乃周瑜之妻。”诸葛亮佯装惶恐道:“我确实是不知此事,矢口乱说,死罪死罪!”周瑜道:“我与老贼誓不两立,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于是,二人遂订下联合抗击曹军的大计。
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有意渲染曹操觊觎二乔美色的主观意图。小说家言,并不可信。因为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铜雀台建于十五年,谈不上“铜雀春深锁二乔”。罗贯中把曹植原赋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纯属小说的虚构。但如果说起三国时期的美女,人们不会忘记“江东二乔”的。史籍中有关江东二乔的记载极少。陈寿的《三国志》云:“孙策亲自迎周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起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以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娶小乔。”裴松之注此传:“策从容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做婿,亦足为欢。”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绍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举攻克皖城。皖城东郊,溪流环绕,松竹掩映着一个村庄——乔公寓所,后人称之为乔公故宅。乔公有二女国色天香,又聪慧过人,远近闻名。因遣人礼聘,得邀乔公允许,送入一对姊妹花。于是,便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韵事。
在乔公故宅的后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传二乔姐妹常在此梳妆打扮,可谓“修眉细细写春山,松竹箫佩环”。每次妆罢,她俩便将残脂剩粉丢弃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做胭脂香了。于是,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称。有诗曰:“乔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芙蓉。”
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二乔婚姻并非自愿,孙策、周瑜逼婚时,两位美女欲投井自尽,又念及老父,便坐在井旁,相对而泣,滴滴血泪,落入井中,染红了井水。正如“天柱老人”乌以风所云:“双双家女付王侯,倾国定伶汉鼎休,谁识深闺残井水,至今似有泪痕流。”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