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样吃不饱。
因为收到的粮食,并不能全部搬入自家的院子里,还需要……
黎修平就希望,如果他以后当官,可以接触到真正的权贵最好是皇帝陛下。
那个时候他就希望可以跟皇上提一提减免赋税徭役,让老百姓的日子可以过得更轻松一些。
而这个,就不止是坐在翰林院里当官就能做到的事情,他需要真正的了解民间疾苦才能够有那个资格去对着上面说话。
接触义诊只是其中一个步骤,而这个正好也可以帮青青的忙,所以黎修平不但自己来了还带着几个侄子一起过来帮忙。
大毛二毛还好,三毛四毛都还在读书,未来的前程可期。
义诊的消息年前朝廷就有意向外透漏,各乡镇那边是由里长、村长一个个往下传,争取让尽量多的人知道。
一般来说,义诊面对的对象,都是一些贫下中农。
经历了这么一个寒冬,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疾病伤痛,可一般不会舍得花钱去看大夫。
而参加了义诊的几家药铺,除了会派出大夫现场看诊,还会免费出一些平价的药物。
对许多人而言,也是十分友好的。
本来方青青是跟在陈大夫身边目前还没有单独为人看诊的资格,但是陈大夫想到他们日常聊天提及的:
方家小娘子是希望天下可以有更多的妇人可以得到看病的机会。
世人多有偏见,所以一般能够去药铺或者是请大夫上门诊治的都是郎君,不管是妇人还是小娘子生病了大多数是靠自己熬过去的。
难道是她们身体底子好一些或者对病痛的忍耐力强一些,不需要看大夫?
不是的,只是因为世人的偏见,认定了男女有别女性生病了让男大夫看诊显然是不好的。
方家小娘子所思量的就是,如果天底下也有许多女大夫,不就有更多的女性在生病的时候可以得到合理的医治?
第252章 何不食肉糜
也许是人上了年纪之后,会开始心软,陈大夫想起了年轻时候的往事。
现在陈大夫是名声在外,而且京城的百姓都夸他不但是医术好,而且人心善医德好。
仁心仁术。
年轻的时候,陈大夫也曾在家族还有在药铺当学徒,忙碌过许多年。
也曾遭遇过许多的事情,
除了现在家里的子女,其实陈大夫还有长女,只是在八岁那年生了一场病没能得到及时的医治去世了。
就是现在方家小娘子所说的妇人病,不过那个时候的陈大夫不懂,年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