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宋楚上班按照习惯去了实验室,就见乔院长和关副院长脸色并不是很好,还一个劲的唉声叹气。
她不由得开口问:“乔院长,你们这是怎么了?”
乔院长叹了口气,“上面传来一个消息,咱们的新型紧急退烧药暂时没法投入生产。”
“是遇到了什么麻烦吗?”宋楚微微蹙眉问。
按理说上面很重视这种降烧药,而且临床实验也没问题,怎么还不能投入生产?
乔院长苦涩的说:“咱们国内的制药厂,没有哪一家可以批量生产,生产线太落后了。”
明明东西就放在面前,可却生产不出来为民服务,这真是有苦难言。
听他这么说,宋楚回想了一下,有了点印象。
她记得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提过,到了八十年代国内的制药厂都没有一条完整的制药生产线,所以制药业才会那么落后。
她弄出来的新型降烧药,虽然已经改成最低版本了,但对生产线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让顾学神去造生产线并不现实,一来他对制药机械设备方面不了解,二来很多设备需要的技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搞出来的。
还有生产线设备的材料等等,都需要时间去研究,没个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可能造出来。
现在最需要的是从国外引进一条完整的制药生产线。
这样不单只能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尽快生产降烧药投入市场,也能让这方面的专家从中研究下生产线的技术。
就像是她们的真空包装机出口,国外的机械商肯定要研究这个技术,甚至自己造出来。
她们目前的情况也是一样。
“制药厂有和国外的生物制药厂或者制药设备厂,联系国外引进生产线了吗?”宋楚问。
乔院长回道:“当然有,可对方根本不理会,要不就是开出了天价,制药厂根本买不起,咱们也没那么多外汇。”
“能联系的都联系了,可没办法引进生产线,所以新药的生产和上市只能耽搁和推后了。”
“现在面临的就是一个大难题。”
他一脸苦愁的说:“也不知道这一推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