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通晓世事的。只是他辈分高了,见得多了,一般不看这些,而只关注弟子功夫。
要是有功夫不好的弟子想靠拉关系蒙混过关,那肯定是要挨加倍的收拾的。
但要是功夫好、态度端,那就是文武双全、人情练达,让人欣赏。
吕良东温和的勉励道:
“还是靠你自己,继续练。”
他转过头,又板起脸:
“其他人,都要学习张山的练功态度!看看他举剑多么认真,你们不要怕苦怕累,就知道偷懒!”
“是……”
旁的弟子见吕良东又在夸奖这张山,甚至终年严肃的脸上还罕见的露出笑容,结果转头就又对他们老三样,都是暗自嘀嘀咕咕。
“卷笔!马屁精!天天就知道练剑讨师长欢心!”
“早练晚练,白天还在自己练!从杂役院上来的家伙都这么不要命的吗?”
“他在剑峰能待九日,我什么档次,跟他比啊?”
“我剑峰都没去过,不然让我去试试也行……”
谢渊练剑时的认真还是值得称赞的,加上效果好,师长自然喜欢。大课教习,少不得要树几个典型,于是在外门和杂役大院发生过的场景就再度上演。
不少弟子还道他是从杂役院和外院带来的习性,却不知这些前辈早就身受谢渊之苦,盼天盼地终于将他盼上了入云峰。很难说谢渊上升得这么快,有没有同门的愿力在冥冥之中辅助。于是痛苦从半山溪瀑,转移到了入云峰顶,而笑容则反着来。
吕良东看着谢渊,越看越满意。
练剑又认真,功夫又好,态度又礼貌,长得也……嗯,憨厚老实,看起来板正,一看就是不会骗人的那种。
完美弟子的模板。
真不知道怎么没人收呢?
要不是吕良东自己将内门弟子全部视如自家门下,从不藏私,但也从不收徒,恐怕都要动起这样念头。
集体课毕,不少弟子都跑到吕教习面前请教自己的剑法问题,亦有三三两两的弟子围在一起,共同探讨。
闭门造车毕竟所思有限,集思广益常常能破解自身难题。
谢渊亦和林成交流几句。
当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名为交流、实为指点;但也有少数时候,林成的想法或者林成遇到的问题本身,都同样可以给谢渊启发,让他从中获益,正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趁着暗暗提点几句、让林成陷入思索之际,谢渊看似也在思索剑道难题,实际上却在看其他的东西。
【云山剑意经·第四层:(1991/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