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
【使者退下后,永晋帝陷入沉思。他觉得楚世昭的想法颇有见地。】
按照这些的推演结果,如果让楚世昭主动向永晋帝表达关心并展示治国之才,虽然算是一个个不错的开始,但这却远远不够,想要进一步获得永晋帝的信任,还必须更直观地看到自己夫君的能力才行。
想到这里,恒奕先是稍微调整一番,紧接着便再度开启推演。
【数日后,永晋帝收到来自晋阳的加急奏章。奏章中称,晋阳附近遭遇罕见旱灾,百姓生活困苦。楚世昭已亲自带领百姓抗旱救灾,开仓放粮,组织人力打井灌溉,并积极寻求解决旱灾的长久之策。】
【永晋帝看完奏章后,立刻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朝堂上,永晋帝面色凝重地说道:“晋阳旱灾,关乎百姓生计。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一位大臣站出:“陛下,臣以为可从临近州县调配粮食和物资,支援晋阳。”】
【永晋帝微微皱眉:“此法虽可行,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临近州县也需储备物资以防万一。”】
【这时,恒奕站出,恭敬地说道:“陛下,此次晋阳旱灾,晋王殿下已率先行动,积极组织救灾。他在奏章中提到了一些应对旱灾的长远之策,如修建水利设施、推广耐旱作物等。臣以为陛下可派遣朝中能臣前往晋阳,实地考察晋王殿下的举措,并给予指导和支持。这样既能解晋阳燃眉之急,又能深入了解晋王的能力。”】
【永晋帝思索片刻后,点头道:“恒奕爱卿所言有理。朕决定派户部尚书前往晋阳,协助晋王救灾,并考察其治理能力。”】
【数日后,户部尚书抵达晋阳。楚世昭热情接待,并详细介绍了救灾的进展和后续计划。】
【户部尚书在晋阳实地考察了一番,对楚世昭的能力和举措十分赞赏。】
【回到京城后,户部尚书向永晋帝详细汇报,称晋王在救灾过程中,条理清晰,指挥得当,不仅稳定了民心,还为长远发展做了诸多规划。】
【永晋帝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看来楚世昭确实有治理之才。”】
这一次,恒奕通过实际事件展示楚世昭的能力,虽然得到了永晋帝的认可,但这还不足以让永晋帝立刻下定决心立他为太子。
看来,这太子谋逆之事,在永晋帝心中还是留下不小的阴影,若想更进一步,还是得先打消永晋帝心中的顾虑才行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