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的时候周朝阳还想逞强,结果干了一会就老老实实挑高粱去了。
周子文干活速度快,快到陈巧依在后面都快跟不上了。
“姐,你也到我这边来帮忙吧,依依一个人跟不上。”
看她累得满头大汗的样子,周子文也很心疼,急忙把另一边的陈诗英也喊了过来。
“来啦1陈诗英答应一声,把手里的高粱捆好之后就跑了过来。
“组长,你干的好快,我们都跟不上。”旁边的组员们暗自咋舌。
虽然一直听说他们的组长很利害,但真正亲眼见识过后才知道,村里的传言并不夸张。
周子文割高粱的速度很快,弯腰,挥镰刀,抓住另外的高粱,再挥镰刀,手里的高粱抓满了就转身放下,然后继续收割。
整个过程,腰都不会直一下。 但其他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会割两下直一下腰,再割两下又直一下腰,要不然腰杆遭不祝
作为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他们自然有省力的办法。
不过那些刚来乡下的新知青就不一样了。
他们来的时候不好,刚下乡就遇到秋收,连个适应期都没有。
上工之后,同一个小队的村民们简单的教他们一些技巧,让他们照着做。
这些活的技巧本来就不多,大多时候还是靠自身体力。
对那些老知青来说还好,毕竟他们也来乡下一两年了,秋收也经历了一两次。
但对新来的知青,还有刚来一两个月的人来说,这些活就难了。
有的知青拿着镰刀,刚干一会就遭不住了。
腰疼,背疼,全身都疼。
在加上高粱杆的叶子,刺在身上毛毛的,手上的皮肤也被割出一些小口子,汗水沾到上面,那滋味,怎的一个酸爽。
有的知青干了一会,开始喊着受不了,需要休息,结果被他们的小队长一阵呵斥。
骂他们连个女人都不如,要是干不了,可以向知青办申请离开,但来到乡下,那就得听从安排。
知青们当然知道,向知青办申请没用,没有特殊原因,他们的申请是不会通过的。
当然,如果你有关系,或者搞来一些生病证明,那还是可以的。
比如有的知青,为了回城,直接搞了一个肺结核,知青办就让他回去了。
但这个病传染人,即便回去了,也没法回归正常人的生活,相当于社会性死亡,一辈子差不多就毁了。
被小队长一顿臭骂,有的知青不服气,嚷嚷着干不了,不愿意干了。
听到这话,小队长阴着脸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