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峰听到有门,立马来了精神。
作为资深的猎人,除了精湛的猎术以及各种经验之外,一些关键的情报信息,也是他们手里赖以生存的积累。
就比如不久前岳峰去水泡子里掏蛤蟆,这处出蛤蟆的水泡子地点位置跟具体情况,就是岳峰手里掌握的资源点之一。
只要不搞竭泽而渔那套,每年都可以采收得到不少林蛙产出。
这种类型的资源点,还有不少,比如一些熊仓子的位置、野生蜜蜂的位置、紫貂容易选择做窝的位置、甚至猪群、鹿群狍子群喜欢呆的区域等,都有类似的资源属性。
这适合打杖围的山场子,也是猎人手里的底牌之一。
好的场子,山牲口过冬贴膘的口粮比较丰富,资源富饶,每年猎物都会比较多,地形结构又方便猎人赶杖狩猎。
这都是一代代的赶山猎人们总结传承下来的财富,不是非常亲近的关系,一般不会乱传。
普通跟着把式干活儿的插帮猎人,除非有心学习,私下了下苦功夫各种研究踩点、研究,否则盲人摸象,也很难掌握打杖围的精髓。
同样一片山场子,懂行的猎人把式能让团队所有人满载而归,而那些不懂行的半吊子,可能忙活一天累死累活下来,连根毛都打不着。
陈大爷算是已经金盆洗手的老猎人了,他的儿子辈子侄又没人当猎人了,那这些脑海里的标点等信息,也就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了。
现在岳峰亲自登门来请教,老爷子也没打算敝帚自珍。
“近处的山场子,就算地形合适,也基本没有什么下功夫组织人打杖围的必要!
每年就那么一点山牲口活跃,隔三差五就会有人去用枪打,用狗撵!能生存下来的,不是枪漏子就是狗漏子!
想要打杖围,最好是离着聚居区村落稍微远一些的地方!
我们年轻的时候,跟着大老张一起进山打杖围,一去要在山上呆两三天,晚上就住雪窝子!!
你们能归拢围杖的人员,总共大概有多少人啊?我帮你选个下货机会大些的山场子!”
岳峰掐着指头说道:“我们猎队四个人,再加上林场护林队那边八到十个人。
保守点说,十二到十四个人呗!再加上四条狗子,一只鹰!
枪的话,56半,有七杆枪!”
听完人员枪械配置,赵大爷点点头:“人数不少了,枪也富裕!那我说的那处场子,你可以去踩点看看!
沿着柴积道一直往上走,到了42号林区那边。从柴积道尽头右面,有一个落差非常大的虎跳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