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的说着,“华软、东软……这些都指望不上,华科院更不可能。
3000人的专门团队,就算按照平均年薪10万,一年就是3个亿,算上五险一金、管理耗费,5个亿都打不住。
甲骨文开发数据库的团队都超过17000人了,光是在我们国家做汉化的团队就是1200人。
而且,数据库的开发难度不亚于操作系统,属于整个it架构的基础软件,开发需要与底层计算架构高度相关和耦合,是适配x86架构,还是适配arm架构等等都是问题。
小伟,这不是我们现在能够进入的领域,我们只能一点点的学习。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力主引进sybase的原因,师夷长技以制夷啊。”
郭伟沉默了,半响他捂着脸长叹了一口气,“老师,只怕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智柳心里笑了笑,嘴上也是喟叹,“没法子,我们太穷了,所以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
忽悠走郭伟后,智柳坐在大班椅上沉默了良久。
命脉行业的数据库被外资掌控,随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其实心里一清二楚,甚至他看得比郭伟还要远一些。
但是,又能怎样呢?
或者说,关他什么事呢?
国不国的无所谓,在商言商,不赚钱的事情为啥要干?
吃饱了撑的!
“咚咚!”敲门声打断了智柳的思路。
望着一脸愁容走进来的杨志远,智柳笑了笑,“看样子不是好消息。”
杨志远苦笑了一声,“老师,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
在智柳示意他坐下后,杨志远半坐在沙发上,
“老师,不出您的所料,关于对复华的收购,秦天川祭出了‘基因工程生物科学育种’的藉口在游说教育、农业、国资等相关部门,同时,也有领导在非正式场合下表态支持他们。”
智柳皱起了眉头,“这我们不是做了预案,按照预案执行便是了。”
生物科学育种,復旦大学可以排上前三,也有对口的上市公司復旦复华。
在转基因作物正式进入华国的前夕,秦天川站出来提出‘不要国家一分钱,以市场资本孵化培育国产育种保护国产种子安全’这样伟光正的口号,很难让人拒绝。
智柳也没法硬挡,但是动点手脚也不是办不到。
復旦大学虽然在这方面虽然很强,但国内还有更强的啊!
比如华国农业大学。
要壳资源上市圈钱也行啊,甚至特批一家上市公司的名额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