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姑娘还咋活啊?”
两兄弟就这么就着沈玉袖又聊了起来,沈玉袖在旁边听得却是连连点头。
是的,她长的确实好,不但长得好,还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呢。
于是,长得又好又听话的沈玉袖也不还嘴,软软的依偎在方有顺腿边,听起了两人聊天。
原来,这个三姥爷之所以这时候忽然来了,是因为今年老家那边比去年旱的更厉害了,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出来要饭的人也开始越来越多。
也是因为这个,而随着这些人数的增加,这饭也是越来越不好要了,方有成想到方有顺去年的话,就把所有的粮食全留给了家里人,带着小儿子来这里找方有顺,他想看看这里今年怎么样,要是也不行,他俩再去别处。
沈玉袖静静听着两人的对话,脑子顿时就出现了去年看到的那些画面,小小的眉间立刻皱起了一个小疙瘩。
那岂不是说,今年老家那里的人过的还不如去年?
而同样的,方有顺听着方有成的叙述,也忍不住凝起了眉,可对这天灾人祸他也没什么好办法,能做的就是先留下两人在这里过年,再等他们走的时候给些地瓜干和粮食。
他倒是有心提议方有成直接拖家带口的迁来这里,可今年这里年景也不是很好,更保证不了明年这里依旧还能多少有点收成,毕竟种庄稼是靠天吃饭,老天爷下不下雨、干不干旱,都不是他能说了算的。
他能保证的,就是如果明年老家还是老样子,这里还能多少产些粮食的话,让他们再过来拿些粮食,好保证老家大人孩子不要被饿出个好歹。
老家来了亲戚,方有顺就让沈玉袖去沈敬贵那边叫一下人,让他们今晚来这里吃饭,也顺便见见老家的亲人。
要知道,现在交通不便,又远隔千里,老家能来人实在是不容易,今年来了还不知道哪一年才能再见面,当然得让家里的大人孩子过来认识认识。
沈玉林一听说老家来人,不等爹娘答应,啪一下扔下毛笔就撒丫子往方家跑。
可算有个理由歇歇了,这一天下来,不停的叠红纸、裁红纸、写毛笔字,无聊不说,他都快累瘫了。
于是,当沈玉袖回来看到沈玉林在姥爷身边跟狗腿子似的不停端茶递水,都差点不认识他了。
这二哥又是抽哪门子风啊?啥时候这么勤快了?
但不管怎样,沈玉林反正是因为这一番操作,在方有成面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多年以后也还记得这个曾经亲亲热热叫着他三姥爷,不停给他倒水的孩子。
待要走,三六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