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儿打了这么几天交道,枣儿觉得它是个非常单纯善良的精怪,像是没怎么接触过人类,很好说话的样子。
杏儿使劲点了点头:“阿姐,我记下了!”
将石头和背篓放到门口,枣儿她们先洗了洗手,然后才进入山洞里吃饭。
把菌子和毛梨子带回来以后,婶子们分出最近要吃的量,剩下的都要做成干保存起来,那两只兔子已经被处理了,也要做成肉干,只给一家洞里分了一块肉,也算让大家沾沾荤腥。
于是今日煮的这餐饭就格外丰盛,有菌子还有面,汤里还煮了肉,虽然一人分不了多少,但都能尝个味道。
孩子们个个捧了碗,吃得满面红光,有苦才有甜,这两天日子活像是过年。
“这次的面汤味道又不一样,吃起来又酸又香,总觉得越吃越馋呢!”大牛的弟弟大毛笑得眼不见牙。
“也是方仙儿为了照顾咱们,还给了不同口味的汤料,全是好吃的!”大牛也笑了。
煮了几次汤,味道都不同,大伙觉得那粉和油状的不像是油盐,倒像是调配好的汤料。
要是有人能看懂字,就能认出包装纸上写的金汤肥牛了。
饭后大家又忙活起来,孩子们帮忙收拾碗筷,妇女则是去处理吃食,做蔬果干和肉干。
为了方便做这些,荷花还专门去找了块石板来,蔬果干只要回头晒晒再风干就行,肉干还要用剩下的面汤煮一遍,做熟入味,然后用火烘烤之后再慢慢风干。
不过肉不多,工作量并不大。
年青劳力得去搬石头砌墙。
先抬了泥土和石块到山洞门口,在洞口左右两侧各挖一条横沟,两条沟间只留下门的宽度。
接着往里面铺一层泥土碎砂石和水拌成的砂浆,再将大大小小的石头放进去,一层层间也抹上砂浆,继续往上面堆填石头。
人们分工明确,一部分人摞石头,另一部分人则要把中间的缝隙糊上,避免钻太多的风。
最近天气暖和,再加上这也是个体力活,大伙并不打算急死忙活地做完它,枣儿规划了一个合理的工作量,说是每天饭后干上一阵就行。
就这么六七天过去,一行人终于把洞口的墙弄好了。
刘二山的身体也彻底好起来,带着人去砍了几棵树,回来被枣儿弄成了一条一条的宽木板。
她技术好,从小就很有做活的天赋,用榫卯工艺把木板拼接成了几扇门,装在山洞口处挡风又精巧。
为了猫冬时也能看到外面的亮光,枣儿还在门的上方留了几扇小窗,之前包泡面的那些油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