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琴、萧。”
“甚妙。”李隆基朗声大笑,看王维的眼神已经带上了欣赏。
他倒是不怕王维夸大,天下间还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撒谎。
“你的武艺如何?”李隆基又问。
王维按照李长安教他的说法:“臣曾学剑术,只是身体不好,学无所成。”
王维选择性将自己跟随边将在大漠奔袭百里,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记忆暂时遗忘。
他的剑术的确不好,跟他的好友剑圣裴旻比起来不好,这么说也不算是欺君。
不知为何,李隆基心中竟对王维生起了淡淡的怜悯。
毕竟李隆基自己文武双全。
“无碍,身体不好,好好养着便是,张九……朕的大臣也并非人人皆是身强体壮之人。”李隆基下意识想起了张九龄,话说到半截又忽然停顿了一下。
整整一天,李隆基跟王维畅谈不停,聊琴棋书画,聊诗歌赋,聊音律舞蹈,李隆基惊喜地发现无论他说什么王维都能接上一两句,就算偶尔有王维不知道的东西,他也会坦言自己不知道。
有张九龄之风度,却无张九龄之严肃。有李白之文采,却无李白之狂傲。
从兴庆宫中出来时,王维已经由吏部员外郎变成了吏部员外郎加翰林侍读,正五品的官职。
勤政楼内,李隆基却轻轻叹息了一声。
“不如张九龄擅治政务啊……”
可惜,张九龄虽然处处都合他的心意,只是李隆基不再需要一个总是顶撞他的臣子了。
纵使张九龄对他再忠心,李隆基也不得不为了大局,将张九龄发配出长安。
寿安公主府,李长安打了个喷嚏,心里却美滋滋的。
“肯定是老师在荆州惦记我。”李长安手中拿着几张信纸。
这是张九龄寄给她的信,狠狠夸赞了一通李长安上年强烈要求兴修水利的决定。
今岁雨雪泛滥,荆州却因为水利完善而没有受到什么灾害,甚至因为安素稻推广粮食产量总体还上涨了两成。
在信中,张九龄还关心李长安去洛阳救灾有没有受伤,还叮嘱李长安洪涝之后常有疫病让李长安多加小心。
一句都没有提李隆基,句句都不离李长安!
第99章
今岁的冬日格外长,已经到了正月,可雪还没有停。
一阵一阵的下,长安城街道上的积雪还没有化完,便又覆盖上了新的一层。
李长安坐着一辆十分平平无奇的马车在东市和西市的各个店铺中穿梭,膝盖上铺着账本,到了哪一个店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