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经文修炼的话,更多的是以他人为本我,将自我转化为他人,修炼经文的人会成为创造者的信徒,甚至被篡改意识成为信仰傀儡。
而阿弥陀佛大帝的经文,是以空白佛形为观想图,佛本无相,心相自成,人人皆有觉性,但觉性本寂,故自内所证,以本我心相为佛相,做到“自觉”从而悟道成佛。
但通过自身的能力想要做到“自觉”太困难了,心中的觉性难寻,所以需要悟。
悟为明性,在知,就是悟是主动自觉的过程,但人想要自觉的做某事很难,所以“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
就是修行者通过外在的规则与内心的觉性,来掌控自身的一切,从而得到自在涅槃。
修佛需要无上心境和严苛的清规戒律,用来约束肉身与心灵,但抵达自在涅槃有需要以肉身为筏,横渡红尘苦海,因此需要淬炼肉身为六丈金身。
但想要做到这些要求,需要大智慧、大慈悲、大毅力和海量的资源,因为一人很难做到,因此聚集众生之力加持自身,看破生死奥妙做到长生久视。
但遮天的生灵就算是大帝,也很难活到积累充足的时候,而信仰身则是不同,可以长存于世。
“聚众生之力求得大道,以万万之众为一,一死则万万亡,真是一个执着且疯狂的人。”
张硕对这位“生前尚惜蝼蚁命,死后致使万户空。”的阿弥陀佛大帝有了新的认知。
“这样的道路不是我的道路,所以无需理会过多,倒是这帝经中对因果之道和生死之道的精髓使我收获颇多。”
张硕利用这两大帝经的精华,对自创的《大欢喜自在经》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并且将完善的经文通过传承印记交给觉有情,以及其他的佛门高层。
阿弥陀佛大帝对生死轮回的理解很深,尤其是生死涅槃之道,张硕怀疑阿弥陀佛大帝极有可能活了不止一世,着两本帝经跟狠人的两本帝经一样,有着前后的递进关系。
“可惜,即便是阿弥陀佛大帝依旧陨落在岁月里,就是不知道释迦牟尼究竟是什么存在,遮天中老子与释迦牟尼的存在很怪异。
说是道德天尊和阿弥陀佛帝尸通灵,但须弥山信仰身进入成仙路的时候,释迦牟尼没有出现,感觉人设都要崩了。”
张硕吐槽了一下,因为某位红毛不详的坑太多了。
云梦天宫的藏经阁中,张硕来到这里准备将《阿含经》和《涅槃经》放进藏经阁。
如今的藏经阁内光帝经就有十部帝经,如:《太阴》、《太阳》、《道经》、《青帝经》、《恒宇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