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的打算。
武承安接到母亲催他回京的家书之后并不敢耽搁,他心里清楚要不是家里有大事发生,母亲一定不会轻易让自己回京。毕竟这一回去,再想出来就难了。
回程这一路,他也问了来送信的张全到底什么事这么着急要他回去,可张全就是闷头不说,问的次数多了就干脆躲着武承安,把人气个够呛。
原想着不说就不说,回了家自然能知晓发生了什么,谁知还没下马车就正好撞上要出门的武家老二武承定。
武承定只比武承安小不到一岁,当年孙娴心怀武承安的时候反应特别大,别说无法夫妻同房而眠,就连武靖站得近一点儿孙娴心都受不住。
起初武靖体谅妻子怀胎不易,每天回家都焚香沐浴,连头发都隔三差五就要洗一回,惹得朝中同僚都拿这事打趣他,说武大人真不愧是京中有名的美男子,旁人站在他身边都要自惭形秽。
但即便如此孙娴心也还是连连孕吐,不论是汗味墨香还是沐浴后的檀香,她一概都闻不得。
这般折腾下来,时间长了武靖也干脆不往正院去,派人把前院书房收拾出来搬了过去。
这意味这什么,夫妻俩谁也没说破但都明白,很快孙娴心就把府里两个姨娘也送了过去,顺道一起送过去的还有她自己身边的一个丫鬟,也给开了脸送与武靖。
官宦人家,对这些事的接受能力就如同吃饭喝茶一般自然。也都有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正妻还怀着孕通房妾室能伺候主人,但绝不可在这期间留种,要不然便是明晃晃的打脸。
武靖也觉得这事有道理,所以每次办完那事都会嘱咐丫鬟别忘了给自己的妾室送避子汤。
但这里头有个例外,孙娴心还未过门之前,武靖还没从侯府分家出来,老侯爷在世时外头多的是攀附之人。谢姨娘正是那时被人送去侯府,又被侯府老夫人送给武靖做姨娘的。
谢家本也是前朝名门,直到朝代更迭战乱纷飞,才在乱世里死了大半。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早年间谢氏的祖父还被先皇重新启用过,那时候人人都说谢家又要起复了。谁知那样的光辉不过昙花一现,那之后谢家又再找不出一个有出息的子孙后代。
谢姨娘的父亲犯了事被贬谪出京,走之前把两个女儿送去侯府,当时的侯夫人给两个儿子一人分了一个,好好的官家女子就这么成了姨娘。
留在如今的安宁伯府的大谢氏默默无闻,这么些年没能有个孩子,在府里活得如同隐形人一般。
跟了武靖的小谢氏却是个有本事的,仗着出身比其他姨娘要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