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
准确的说,康熙的“偏心”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是满族,最重要的是因为他掌握的权利军队来源于满族,这屁股天生就是歪的又谈何公正。
那汉人虽有证据,但是年代已久,不算充足。
于是最终判罚李佳氏归还田产,并且罚银三千交给府衙,而那原告因为告御状还被打了十个板子。
看似好像那人的告御状得到了好结果,实际上……这可是盛京,有康熙这一判罚,他就算得回了田产,以后日子就会好过吗?
不见得。
要不怎么清王朝存在着些年,从立国到亡国都一直有喊“反清复明”的声音呢,是明朝就有多好吗?
自然不是,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前夕一般都是最昏庸无能民不聊生的时候,只是遥远的甚至已经没有活着经历过的明朝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底层汉人百姓的“乌托邦”罢了。
至少同样也就一百年左右,严绮云上辈子就从来没听说过什么“神仙”说要复辟清朝的。
————
出发去蒙古前,胤祈特意找严绮云说了下这件事情的后续。
“额娘,这李佳氏后头我着人简单查了一下,看着应该没有其他人。”别看如今胤祈才十三岁,但是很多事情他做起来比严绮云方便的多。
这个消息对那人来说也是个好消息,如果他后头还有其他人,以胤祈现在的本事,也没办法保住他,但是若只是一个李佳氏,只要胤祈找地方官“狐假虎威”,借着康熙的亲口判罚点拨一句,他活下来的可行性还是挺大的。
阶层差距可以说体现的淋漓尽致,若是胤祈如今是个亲王,都不用借康熙的势,他一句话下去,稍微表露些已经记下了这件事情,至少三五年没人敢动那人。
这桩事倒不是严绮云出言要胤祈管的,毕竟她不是那心里没数的,她们母子俩现在的处境可没资格管太多闲事。
但是胤祈自己隐隐对这件事情有些自己的想法,甚至也不完全是怜悯对方,主要是他很想知道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
“要不怎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呢,每次出门总能瞧见些书上未曾写过,京中未曾见过的东西。”胤祈感慨道。
严绮云也是颇为欣慰的,这个年纪的孩子放现代不少还在霸凌同学,胤祈甚至他的那些兄弟姐妹们成长速度成长的都不慢。
看着性格越发和历史上相似的四阿哥八阿哥,她也忍不住好奇起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的关系到底大不大,亦或者说大多数还是靠dna决定?
可惜她不是学这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