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了事情经过。
江州和临近几州洪水退去后,官府按照赵兴的意思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在申相公临行前,赵兴曾经交代过他,由官府出钱百姓出力,为失去家园的百姓重建房屋。
古代房屋造价不高,大多原材料都是直接采集就行,重要的还是人工。
占大头的费还是粮食,钱财方面反而不多。
本身受灾百姓就要靠朝廷赈济,这样也算是以工代赈了。
申相公在江州那边也严格的贯彻了赵兴的吩咐。
然而事情坏就坏在了地方官员身上了。
赈灾的时候,因为朝廷派了一个相关下去监督,他们不敢贪,或者说不敢太过分,因此并没有引起什么乱子。
但是灾后重建则不一样了,那都是各县单独重建,涉及四州二十多个县,数百个村庄,赵兴派去的申相公等人也监督不过来了。
这下那些县官胆子大了,他们克扣了朝廷拨发用于重建的钱粮,指派许多有钱的百姓监督重建工作。
却只给了少部分的钱粮,剩下的那部分,就是想让这些富户补上,也算是惯例了。
韩章说什么按照规矩,一旦催不上赋税,或是官物有毁坏,统统都要衙前赔偿。
实际上是官物损坏后,或者赋税有缺口的时候,地方官员直接指派那些富户来担任衙前,目的就是让他们掏钱来填补空缺。这个富户可不是指的是那些地主乡绅,而是普通百姓中相对富裕的人家。
地方百姓对这种做法其实已经有些习以为常了。
然而这次不同,那些富户自己的家园也被毁掉了,如今官府还逼着他们掏钱来填补空缺,他们自然抵触心理比较大。
他们不敢反抗,只能把县官给他们的转移到那些普通百姓身上。
逼着百姓们干活,给百姓们吃的却是几乎连米都看不到的米汤。
汉家百姓有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吃苦耐劳。
甚至被压榨死,许多人都不敢造反。
加上这次虽说很艰苦,却是为他们修建家园,百姓们还是忍耐了下来。
可是却有人在背后煽动,并告诉了百姓这次朝廷下拨了足够的钱粮,不过这些钱粮都被贪官给贪了。
在有心人的煽动下,百姓群情激愤,前去县城讨要说法。
那些县官担心事情传开,直接派出衙役驱逐百姓。
结果却在驱逐过程中,有百姓和官差死亡。
出现了死亡,事情也就闹大了,加上还死了官差,背后煽动的人一宣传,说打死官差等于是造反,接下来官府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