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到他怀里,然后继续向前巡视。
俞敏打开油纸包一看,原来是一根酱鸭腿。
……
大军休整一夜。次日天蒙蒙亮,便再次开拔,一日不间断行军后,在黄昏时抵达了祭虫山。
这时,派出去的斥候也带回了最新的敌情。
根据斥候禀报,嵩盟方向来敌共兵分三路,一路向凤凰山方向而来,一路向祭虫山而来,还有一路走的官道,准备从大板桥入坝。
冯诚马上令人打开地图,按照斥候所报看了片刻,叹了口气道:“我们也必须得分兵了。”
戚祥几个高级军官,闻言点点头。
昆明坝子有好几个入口,而且都无险可守,不然当初梁王也不会听说曲靖失守,直接吓的逃出昆明城。
当初对他们有利的地形,现在却成了不利因素。敌军兵分三路,从不同方向入坝,显然就是在防备他们集中兵力进行阻击。
这时候大军要是还集中在一处,就很可能会被另外的两路叛军抄了后路。前后夹攻之下,局面就太危险了。
但他们兵力本来就有限,再分兵的话,同样不乐观。
可是他们别无选择。阻击战本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
于是冯诚决定分兵,他亲自带领三千兵马驻守祭虫山,另外一名指挥使带三千兵马去凤凰山。然后他看着戚祥道:“戚指挥,你再带三千兵马去大板桥布防,把敌军拦在大板桥三天,就算完成任务。”
“是!”戚祥忙沉声应下,这还是他头一次单独带兵,没想到就这么严峻。
最后他又看向自己的骑兵千户道:“柳千户,你带领一千骑兵作为预备队,在三条防线之间游弋,哪里有需要,就补哪里。”
“遵命!”柳千户高声应道。
“都去吧!”冯诚朝众将点点头,沉声道:“三天后咱们再见。”
“是!”众将轰然应下,分头去了。
戚祥也带着自己的三千兵马,赶往十里外的大板桥。
……
大板桥是一座石板桥,属于官道的一部分,当时明军大军就是踏过这座桥,开入昆明坝子的。
戚祥带着三千兵马抵达大板桥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置这座坚固的石板桥。
他先命将士们马上在岸边挖壕沟、设鹿寨、立射楼,构筑防御工事。自己则带着俞敏站在桥上陷入了沉思。
按说应该第一时间拆掉这座桥,延缓敌人过河的。但站在桥上就能真切的看到,桥下的宝象河并不是一条大河。要是春夏丰水季时,水流湍急还好些,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