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问道。
“你看这路上随处可见的牛羊粪便,说明确实有大队人马走过这里。”朱棣指着地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牲畜粪便道:“这可不是小部落。”
“是。”薛六点点头,翻身下马,捡起几颗羊粪蛋,捏碎了一看:“可惜已经干透了,看来已经过去很久了。”
“那可不好说。”这时张玉插话道:“我在草原上住过几年,这种干燥时节,牛羊粪两天就能变成这样。”
他原先是元朝的大臣,跟着北元退到草原后,官至枢密知院,后来才南归投奔了明军。
当然也因为这段历史,只能在王府护卫这种二线部队待着,没有大机缘的话,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老张,你在北元王廷待过,你觉得他们现在还在不在这片草原上?”朱棣问张玉道。
张玉寻思良久,回答道:“应该还在的。纳哈出和东北的蒙古各部,对北元朝廷的意义实在太重大了,北元君臣承受不起失去他们的损失。”
“难道他们还想着要光复大都不成?”张玉的副手谭渊哂笑一声。
“那倒不会。”张玉摇头道:“我在北元朝廷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彻底失去了光复元朝的信心,只想着如何在漠北苟安。可漠北有瓦剌人,还有察合台汗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生存下去的。所以他们需要纳哈出和东北各部加入朝廷,壮大自身。”
“嗯。”朱棣点点头:“如果纳哈出和东北各部北上,对他们将是极大的加强。”说着他恍然道:“怪不得纳哈出宁肯投降,也不北上。因为他知道一旦北上就要被吃掉,根本没机会再回东北了。”
“所以以为臣对北元君臣的了解,他们应该是真心实意接应纳哈出北上,不会诳他的。”张玉沉声道:“当然前提是纳哈出没有撒谎。”
“放心,老六亲自问出来的消息,不会有错的。”朱棣也好,蓝玉也罢,从来没人怀疑过这一情报的真伪,只因为这是朱桢问出来的。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找遍了捕鱼儿海,也找不到他们的影子呢?”谭渊问道。
“我想到一种可能。”张玉猜测道:“北元只是说要接应纳哈出,但没说要一起留下来接应,他们完全可以派一队人马,在游魂南道出口等着纳哈出。这样朝廷就可以自由迁徙,不受影响了。”
“有必要多此一举吗?”谭渊问道。
“非常有必要。”张玉点点头,沉声道:“我在北元那几年,王廷起先是固定在上都城和哈拉和林的,但那样太容易遭到袭击了,前者被也速迭尔烧毁,后者被大将军连锅端了,打那后朝廷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