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凉水都塞牙缝。
易丽芳走在路上,突然出声问周遇:“组长,你刚刚看见什么了呀?”
周遇平淡地说:“一个朋友。”
易丽芳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女生吧?”
周遇没有回答。
易丽芳没有追问下去,换了一个其他问题来搭话:“你想一直在江城待下去吗?”
周遇好像是才回过神来:“什么?”
“回省城,离老家和父母都近一些,我最近在考虑我的职业规划。”易丽芳笑了笑,“我们不是老乡嘛,所以我想着问问你。”
“回省城肯定会被我爸妈催着结婚,不过我爸妈也说回省城他们会过来照顾我,还会给我和我弟各出一点钱买房子。”
至于这个一点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她和弟弟谁多谁少,易丽芳心里是很清楚的,但是总归是有一点,有一点总比没一点强。
可是留在江城就不行,就一点都没有,父母会觉得女儿不在身边,钱顾不到,人顾不到,完全打了水漂。
易丽芳和周遇同省不同市,周遇出生在一个小镇,易丽芳出生在山区,两个人的人生轨迹很相似,又或者说小镇做题家的人生选择本身就不可能很多,所以大同小异。
就比如选专业的时候都选了计算机,想着好找工作可以早点开始挣钱,只是周遇选了生活成本更低的西北学校,而易丽芳还是想去大城市,又担心北上广深物价太贵,最终折中选了江城的大学。
如果在上海、在江城、在北京、在广州、在深圳站不稳脚跟,那他们很大概率会选择回到自己的省城去,回到出生地是不太可能的,小镇能给他们提供的岗位很少,基本找不到对应工作,薪资就更不用提。
或者再卷一遍考公,他们这个专业在小镇八成是进入什么信管或者网络安全部门,主业是重装系统,偶尔面对上个世纪的代码。
省城则好一些,这些年信息系统的建设起来了,有不少对应岗位,虽然省城名额更卷,但是他们都擅长考试,只要能够考公上岸,在家人和亲戚眼里和“赚了大钱”基本等同,将会备受赞誉,被认为是“体面得很”。
所以周遇说:“回去压力会小一些。”
易丽芳点头:“嗯,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很喜欢江城,能留在这里就最好,经济压力虽然大一些,但是可以奋斗嘛,我也不贪心,房子买在三环外也不错啊,高新区有很多大公司呢,肯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平时节省一点,攒下来钱,有机会的话……嗯……说不定……”
她抿了抿唇,好像开玩笑一样,用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