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卯思考片刻,不答反问:“大人,您打算把城墙建得多高?”
丛容上辈子在历史书上看到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城墙高度不一样,比如唐时的都城长安城墙高才六米,而到了明清时期城墙就有十二米高了。
单纯从军事防御角度考虑,城墙自然是越高越好,不过丛容不打算建得太高,一来太劳民伤财,二来这个时代没有水泥混凝土,甚至连黏土都没有,仅靠榫卯结构保证稳固性,他担心超过一定高度城墙会坍塌。
这要是双方对战,打着打着,他们这边的城墙忽然倒了,这乐子可就大了!
于是丛容想了想,说了个相对保守的数字:“十米,差不多就是三栋石屋叠起来的高度,内部设有上下的阶梯。”
仓和炎卯闻言皆是愣住,两人原以为城墙最多也就比普通石墙高一点。
炎卯迟疑道:“丛大人,这么高的话,如果战斗的时候,我们的长矛和石头用完了怎么办?从阶梯运上来吗?”
确实,在原始人的战斗中,石刀往往用于近战rou搏,而长矛更多被用于远程投掷,属于易消耗品,通过阶梯把长矛送上去是最直接的办法,但耗时太长了,还容易造成混乱。
“用滑轮和吊筐。”丛容说。
滑什么?什么轮?
仓和炎卯面面相觑,吊筐顾名思义,他们大概能猜出是什么意思,可滑轮又是什么?
原世界最早的滑轮发明于古埃及,那时候被用来升降建造金字塔时的巨石,之后广泛应用于机械领域,可以说没有滑轮,就没有现代机械。
丛容在石板上简单画了滑轮的示意图,一个圆轮外加一根绳子,这东西的本质其实是杠杆,但比杠杆难理解得多。
果然,他讲了半天,两人依旧一头雾水,甚至还有越听越迷糊的架势。
丛大人最终叹了口气:“算了,你们不需要弄懂滑轮的原理,只要知道它能帮你们把武器运上去就行了。”
三人最后又讨论补充了关于城墙的一些细节,仓和炎卯离开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透了。
丛容懒得做饭,把中午没吃完的剩饭用热水泡了泡,放点虾酱调味,胡乱应付一顿,洗漱完,爬上床睡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