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也考虑过制取盐的问题。
毗邻大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缺盐。
他知道两种简单原始的制盐法。
一种是直接舀海水来煮,把水煮干剩下的结晶体就是盐。
这种方法产量低,耗木柴多,且质量差,只适合急需用盐的时候使用。
另一种是晾晒法。
从海滨沙滩挖出沟壑,引入海水,先蒸发,蒸发到一定程度再把剩余的海水舀出倒入结晶池,继续晾晒,最后形成的盐饱和溶液再经晾晒就会析出粗盐。
这种方法产量高,质量也不差,但时间久,需要大量前期工程。
现在陈舟身上积压的工作数不胜数。
其中包括修建庇护所、挖厕所沤肥、开垦田地、抓公山羊、建造阳光房、葡萄干晾晒房、将营地中的物资搬运上山等等。
他恨不得把自己掰成十瓣用,即使知道怎样制盐,也没有时间去做,只能默默将其记在日程表里,一项一项完成。
说到日程表,倒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
发现菠萝树后,陈舟一直都想将树体内分泌的紫红色液体当墨水使用,但又担心那液体有毒,长期接触会产生不适。
前两天他去河里拎水的时候抓到了几条鱼和青蛙,用它们试了一下毒。
结果发现菠萝树液体似乎并没有毒性,或者毒性微弱,甚至连鱼和青蛙都奈何不得,顿时放心不少。
不过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和哺乳动物毕竟不同,它们吃了毒不死不代表对人类也没有危害。
保险起见,陈舟还是尽量不直接接触紫色树液,同时尽可能保证书写的时候手上没有伤口。
渗透进皮肤和直接融入血液产生的危害完全不同,他不敢冒这个险。
在实验了紫色树液的毒性后,墨水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只不过紫色的笔迹看起来总有一种莫名的骚气,如果可以选择的话,陈舟还是喜欢黑色。
确定山羊母子不缺水,陈舟径直回到了山洞。
几天前,嫌下山喂猫麻烦,他把小灰猫也一起带上了山。
走到洞口时,正巧看到小灰猫眯着眼睛,慵懒地在洞口土地上打滚儿。
采用“石头击鸟捕鱼法”,陈舟整整抓了半桶的小鱼,剖膛后用绳子串在一起,挂在山洞旁晾晒,每天给小灰猫吃几条。
得益于充裕的肉食,小家伙生长过程中缺乏的营养迅速补充了回来,吹气球似的越长越快,饭量也越来越大。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对于每天外出打猎养活自己的“无毛大猫”,小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