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女如宝,既不用女儿学女戒,也不让女儿学女红,简直没有规矩,刚才苏小姐骑的那匹枣红马,就是苏县令去隔壁县公干时千里迢迢给她牵回来的,就因为她说她要给她的马取名叫小红,苏县令就到处给她找合适的枣红马。”
“这姑娘也厉害,小小年纪就开了间卖画的铺子,好像叫画春堂,就在城东头。”
“画春堂里的画,好像有很多都是穷书生放在那里寄卖的,苏小姐不指望着那间铺子挣钱,就是想帮一帮同样喜欢作画、读书的人。”
“听说画春堂里还卖纸,特别便宜,贫苦书生们都喜欢跑去那里买纸,苏小姐根本就不靠这个挣钱。”
“苏家都是好人,前年大旱,庄稼产量太少,大家都吃不上饭了,苏家在城门口搭了棚子,施了十天粥呢。”
“这你可得说清楚,是苏家三房都是好人,大房和二房的人刻薄着呢。”
……
书生没听到几位老人家的谈话,一路失魂落魄的回了青山书院,脑子里都是少女昳丽的容貌。
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春心萌动,可惜他连那姑娘的名讳都没来得及问,他心中懊恼又遗憾的想,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了。
刘子煦走进书院大门,摒除杂乱的思绪,挺起胸膛,拿着书阔步往里走,免得师长们看到他萎靡不振的样子会训斥他,师长们说过,在青山书院里必须时时打起精神,把最好的精神面貌用来学习。
这里是官学,坐落在一座青山上,书院因此而得名,书生来自丹阳城十里外的一个小村落,为了读书,今年年初才来了此地,对这里还不甚熟悉。
他一路走进学舍,看到同窗苏景毓坐在窗前,手里拿着一封信,正看得津津有味。
他屋子里还站着几名同窗,似乎正在探讨学问。
刘子煦在窗前驻足,忍不住露出羡慕的神色。
苏景毓是书院里唯一的解元,很得尊长们重视,明年就要参加春闱了,听说他启蒙晚,却学习刻苦,渐渐后来居上,尊长经常把他的经历讲给大家听,让大家引以为鉴,勤能补拙。
刘子煦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像苏景毓一样名列前茅。
屋子里,苏景毓垂目看着手里的信,嘴角止不住上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