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盛的设备,是模仿小日本的,速度方面,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一般一台设备一小时能做出100个便利贴,36台,就是3600个。
我们采用的是倒班模式,人停机器不停,算上一些设备维护、维修、生产错误等问题,一天下来,差不多能生产7-8万个便利贴。
按照我们出口的价格,一天的销售收入,差不多是在7-8千港元。”
“七八千港元!”杨文东听完后点点头。
便利贴给3m的价格是1美元50个,按照今年美元与港元的汇率,也就是差不多七八千了。
魏泽涛又接着说道:“算上我们的成本,所有设备、厂房租金按五年期折算,再扣掉人工、水电、税收等,净利润差不多是40%,也就是3000港元一天。”
“3000一天,那一个月不得有十万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十万港元,在这个时代的购买力是非常惊人的,以所有人都清楚的房价为例,10万港元在今天是可以在香港买两套中环的千尺豪宅(100平米)的。
而这样的房子,在未来价值数千万港元。
当然,这只是对比涨幅最多的房价,如果对比黄金或者普通食物,那就远没有那么夸张了。
但无论如何,这也是巨额利润了,如果不是专利权在手,那这样简单的东西,一个月能赚到一万就不错了。
魏泽涛又说道:“不过还有一点,按照我们与3m的约定,跨洲运输费用也是我们承担的,只是最近3m为了前期推广,赶时间让我们走空运,他们负责费用,间接给我们减少了海运的费用。
以后这笔钱,正常交货的时候,还是要我们出的。”
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那我们一天生产的货物,走客运海轮的话,成本是多少。”
魏泽涛回答:“按照目前我们的产能,一天做出来的便利贴,海运成本差不多是300-500港元之间。
这得看全球海洋运输价格以及船次区别,另外就是我们的商品怕水,虽然防护的比较严,但还是额外买了船舱中心的位置,以保证不出问题。”
“这船运行业,可真是暴利。我们这点东西,就需要几百了。”杨文东笑了笑。
便利贴的东西不算大,单体价值算是比较高了,即使这样也得10-15%的利润放在海洋运输上。
其他普通的工业品,体积大的或者重量大的,根本就付不起这个成本,集装箱没有普及之前,海洋运输是比火车运输还要贵的。
也是因为集装箱的普及,全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