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还有一点。”杨文东顿了顿,又说道:“上一次参加廖创兴银行的宴会,我跟金镛先生聊了几句,原本我是想投资他的明报的,就是想获得一定的传媒话语权,这对我们也会有帮助。
但金镛拒绝了,他也直说了,就算我能投资,或者其他人投资,也顶多获得经济收益,不可能能够影响到明报的经营,更不要说内容了。”
魏泽涛听完后就明白了老板的意思,问道:“杨生你是想成立一个报社?”
“有这个想法,报社也能增加我们的影响力,或者方便有广告资源,特别是销量高的报纸。”杨文东皱眉说道:
“只是有点无从下手,资金方面倒好说,我们现在手上就有一些,等几个月后便利贴顺利生产,就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我的担忧是,该如何经营这个报社,也就是说,拿什么去跟那些经营几十年,有着成千上万的稳定读者的老报社竞争。”
“这”魏泽涛想了想,说道:“杨生,这一块我就帮不了您了,我也不是专业的,您或许可以找一个业内人士来讨论。”
“也是。”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伱这段时间就负责这里吧,保证设备的顺利安装调试,以及后面便利贴的生产,等成功了,我给你们所有人发一个大红包。”
在公司,他这个老板如今基本上只负责战略层面上的事情,像如何管理好数百台设备,数千人、一天几十万份便利贴的原材料检查、过程生产、批次管理、终检、仓库管理、发货等等,这些事情让他来,他也没这个能力。
因此,也只能依赖现有的团队,自魏泽涛进来后,后续还在不停地招人,才将整个团队建成,现如今公司规模大了十数倍,产能也会扩大十数倍,又是需要招聘足够的有管理能力的人。而随着企业越来越大,杨文东也已经根据每个人的表现,加了一次工资了,另外,如果一个大项目完成,那肯定也是有项目红包的。
魏泽涛笑说道:“多谢杨生。”
一周之后,来自与长盛的136设备全部运送过来,同步也在进行着调试与初期的试生产;虽说便利贴的设备比较简单,可这么多台,还是让长兴实业的所有人忙的热火朝天。
数以万计的便利贴,从各个不同设备上生产出来,质量部门的人,则是忙碌在车间与实验室、测量室之间,不停地做着各种检测。
仓库部门也获得了巨大的面积,开始有规划的根据不同区域,来存放各种来料以及产品。
杨文东也来到了仓库,看着眼前一片的托盘,问道:“老魏、老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