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有限了。
跟太子可以随时见到康熙这个父皇,可以享受到父皇绝大部分的关心关注相比,胤褆发现自己和后面的几个弟弟,就跟捡来的一样。
惠嫔对于这个好不容易才活下来的儿子,自然是十分关心的,因为儿子喜欢跟太子处处较劲的事情,惠嫔也是伤透了脑筋。
劝了胤褆不知道多少遍了,让他不要在明面上跟太子过不去,这让太皇太后和皇上看了,万一惹得他们不高兴怎么办?
可惜胤褆到底不是在惠嫔身边长大的,长到五岁多才回宫,他的性格已经初步形成了,自然不怎么听惠嫔这个还不是十分亲近额娘那些劝告的话语的。
胤褆作为上书房第一个入学的孩子,所享受到的师资力量自然是十分优秀的。
康熙对皇子的老师那是选拔得十分严格的,不是最好的,也不会安排来教导自己的皇子们。
本来胤褆听说如今四岁的太子已经会背诵三字经了,想着自己大太子弟弟两岁,提前进学了以后,比他多学两年,在学识方面肯定能够比得过太子弟弟。
可惜胤褆已经学了一段时间了,才发现那些字认识自己,但自己不认识它们啊!
他怎么都记不住老师们教的那些字要怎么背诵怎么写?
尽管他已经使出了所有的力气,十分的努力想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装进脑子里面,可惜才记住这边,就忘记了前面学过的那些!
在努力了好几个月以后,发现自己确实不是那块读书的料以后,胤褆只能够想着通过其他方面来胜过太子弟弟了。
仗着自己比太子大两岁,胤褆觉得在体力方面,自己绝对比太子厉害多了。
脑子不行,自己起码能够在武力方面胜过太子吧。
康熙看着大儿子绞尽脑汁的想要胜过太子,拼命读书练武的样子,还是感到非常欣慰的。
他虽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之间能够兄友弟恭的和睦相处,但也不想见到自己的孩子一点本事都没有。
孩子们之间能够进行良性竞争,你追我赶的努力学习,康熙还是十分乐意看到的。
这也是康熙虽然不大喜欢大儿子胤褆处处想要压太子一头的行为,却并没有直接制止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