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粗心大意也有点关系。其实陶长安也没有注意到后宫当中敏妃过世跟自己有多大的关系,毕竟他跟后宫的宫妃可不熟。
但好歹是老十三的额娘,人家正在悲伤的关头,原主这个时候表现出对死者的不尊重,可不就是妥妥的把老十三的仇恨值给吸引过来了嘛!
如今换成了陶长安自己,从南巡回京以后,在胤礽不放心的叮嘱下陶长安肯定是不会犯这样低级错误的。
没有了这事,郡王的爵位仍然牢牢的呆在陶长安头上,可没给其他人笑话自己的机会。
南巡回来没多久,永定河那边也出现了决堤的情况,因为有水泥这样的好东西出现,康熙就下令全速生产水泥供应黄河淮河以及永定河这些洪水比较泛滥的地方,先修筑堤坝。
考虑到地下人可能出现偷工减料或者隐瞒不报的情况,康熙还命令胤褆这个长子带领八旗将士一起修筑堤坝,加快那边工程的进程,尽量减少洪水对老百姓的影响。
胤褆的性子比较直率,做不来那种弯弯绕绕的事情,有他在永定河那边看着,康熙还是比较放心的,至于胤礽这个太子,康熙可不放心让一国储君去做这些事情,万一被那些反贼抓住机会进行刺杀,可就不好处理了。
虽说胤礽这些年习武成效不错,但放他一个人出去办差,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康熙心理到底是不大放心的。
至于让老三去?在康熙眼里陶长安就是一个吃不了什么苦的人,让他去修筑堤坝,估计没几天就要跟自己诉苦了,还是让胤褆这个比较能够吃苦的长子去办这个事情妥当一点。
陶长安在大清这边混了这么多年,给人的印象是他武功虽然十分不错,但在为人方面还是比较娇气,偏向文人的娇气,比较喜欢享受生活,让他去干点复杂或者辛苦的差事,他一般都是不大愿意去做的。
陶长安的行事作风也是往这些方面偏向的,反正即使他不去办那些差事,康熙自然会派其他人去办。
康熙手底下人才济济,能人还是非常多的,即使不想派臣子去办差事,自己那些兄弟一直愁没有差事可做,都会抢着去做的,自己可没有必要去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反正自己已经拿出很多好东西惠及这个时代的老百姓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至于自己做的这些事情其他人知不知道,这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