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喝百事可乐,也喝可口可乐,甚至非常可乐,青年也来者不拒。
在饮品选择方面,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不应该有话语权。
“已经进行多次盲选测试,大家都觉着这三款味道更好一点,也更加的提神。”
“这样啊。”
竹下雅人低头想了想,然后干脆的说:“既然挑不出最好的,那么我们就都生产一批,然后将选择权交给大车司机。”
“大车司机更喜欢喝哪一款,我们就生产哪一款。”
大车司机经常跑长途,非常需要可以提神的物品。
如果一款能量饮料获得大车司机的认可,那么就可以走进白领加班族市场,乃至最基础的大众消费市场。
小林博明也有类似的计划,但没有大车司机合适。
他心悦诚服的回应说:“是,明白!”
解决完能量饮料国内口味问题后,竹下雅人敲着桌角问。
“美国那边的工厂,还需要多长时间可以修整好?”
饮料这种东西,最好是就近生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因此松本制造早早就在美国的东西海岸,各买下一家饮料生产工厂。
当然,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张投名状。
松本制造生产的旅行箱在美国大赚特赚,自然要有所表示。
在当前时间段,收购工厂避免更多美国工人失业,就属于最正确的选择。
“设备更新、厂房加固、员工培训……估计明年春,才能完成全部工作。”
这倒不是美国工人偷懒,而是确实需要这么多时间。
松本制造收购的工厂已经荒废一年多,事情甚至比新建厂房还要麻烦。
但没办法,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只能如此。
“不着急。”
竹下雅人也清楚美国那边的情况。
在日本、德国等低成本国家的挤兑下。
工厂破产,工人失业。
能在明年正常开工,青年已经十分满足。
“不过既然这样,就让那边的员工协助实验室测试能量饮料口味。”
“国家不同,喜欢的口味也可能不一样。”
很多小零食都有地域限制。
比如美国非常流行的辣味奇多,在中国和日本就非常小众。
再比如前世的黄瓜味薯片,在中国以外就很少有卖。
“明白,我会将样品发给钱伯斯桑。”
“嗯,多发一些,包括前几批。这样才能选出更合适的。”
样品的数量越多,就越能选出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