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只是派出使节前来递交国书,哪怕在国书中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倭国上下也不太可能斩杀来使,与唐帝国继续毫无希望的战争。
“那若是如此的话,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崔弘度笑道:“既然不敢杀我们,那虐待囚禁也没必要了!”
“虐待的确不会!但囚禁却有很大的可能,确切的说是软禁!”王文佐沉声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中大兄皇子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你进入倭国的都城,至少是拖延你们抵达倭国都城的时间!”
“贫僧明白明公的意思了!”慧聪笑道:“我等只要进入倭国的都城,哪怕什么都不做,也会撒下纷乱的种子!”
“嗯,就是这样!”王文佐笑道:“倭人现在王位是空缺的,而大唐天使入都城,就要有一个倭王来面见天使,接受册封,但是现在倭人是没有王的,你们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听到这里崔弘度和慧聪都不禁眼前一亮,依照当时的政治惯例,唐帝国在其兵锋所及之处是不会承认任何政治实体拥有与其对等的政治地位,更不要说白江口之战的辉煌胜利证明了倭人与唐帝国之间的军事力量的悬殊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达成和议的第一步必然是倭王承认唐帝国的宗主国地位,然后唐国使节对倭王进行册封,这原本也没有什么,几乎所有与唐建交的周边国家都是这样。但问题是现在的大和王国王位是空着的,中大兄皇子不是不想登基为王,而是他现在的实力不足以让自己登上王位,他的反对者也无力登上王位,于是形成了特殊的“空位”时期。
这原本也没有什么,只要时间够长,倭人各派之间肯定会发生冲突,打破既有的平衡,胜利的一方就会登基为王,结束现有的“空位”时期。但问题是唐人使节的出现人为的缩短了“空位”时期,在没有任何一方拥有取胜把握的时候,而必须决定王位的归属,那么对于所有倭人来说,最优的策略就是抢先向唐人使节输诚,换取外部力量的支持。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阻止乃至拖延唐人使节的入京,换取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内部的整合。
王文佐当然不知道历史上中大兄皇子的做法,但凭借现有的情报他也能猜出个六七分来。他原本想亲自跑一趟的,但回到百济之后所看到的一切让他不得不将这件事情托付给崔弘度和慧聪禅师,因为他自己本人必须坐镇百济,训练军队、打造船只,在几个月内建立起一支规模不大,但堪用的远征军,这样才能在倭国乱局之后分到一杯羹。
“三郎放心!”崔弘度笑道:“无论如何,今年秋天前,我一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