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最好还是宰了下锅!”
沈法僧低下头,王文佐的目光让他觉得混身上下都不自在,他的十根手指纠缠在一起,就好像他的心。王文佐看着自己的朋友,低声道:“怎么了?你也觉得这么做不应该?”
“不,不!”沈法僧急促的摇了摇头:“我没有这个意思,三郎,我没有你聪明,也没有你的远见,当初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们这伙人可能都会死在百济,连个坟头都没有。但这一次我真的糊涂了,真的要打这一仗吗?”
“连你也这么想呀!难怪英国公也不同意!”王文佐叹了口气:“也许是我想的太多了!”
“不,不,只是我们比较笨,看不了这么远,三郎,你先解释给我听听!”
“好!我时常想过,怎么样才能确保大唐的边境始终长治久安,那最好就是大唐周边的邻国实力都差不多,让他们互相牵制,遇到争端,大唐就出面裁决,不让任何一国独大,这样一来,任何一国都会对大唐恭顺,否则就会被大唐和其邻国联军的征讨。而高句丽灭亡之后,就没有邻国再来牵制新罗了,虽然没有办法,那也只有将新罗消灭了!”
“三郎你说的不对吧?”沈法僧笑道:“明明还有牵制新罗的呀!倭国不就是的?这两国相互牵制不是正好如你说的那样?如果像你说的将新罗消灭了,反倒是没人牵制倭国了!”
沈法僧的话就好像一道闪电划破王文佐的心中,将原本迷乱的思绪照亮。当初李绩与自己交谈时的那些奇怪的表现现在都有答案了,多次当着嫡孙的面对自己大加称赞,却又拒绝了对自己一石二鸟的献策。自己一直想不明白,以李绩的眼光又怎么会看不出这条计策的可行性,而这位垂暮老人又怎么会拒绝这等立下盖世大功的机会?现在沈法僧无意间的一句话揭露了真相,原来自己才是李绩拒绝献策的真正原因呀!
“三郎,三郎?”沈法僧看到王文佐面色忽喜忽怒,变幻无常,牙关紧咬咯吱作响,倒好像是发痴了一般,赶忙问道:“你没事吧,可要请大夫来?”
“不必了!”王文佐深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他笑了笑:“我没事,只是刚刚想起一件旧事,你说的没错,确是我没有把倭国算在内!”
“其实倭国也的确不应该算在内的,毕竟那儿已经被三郎你平定了,只是没有缴纳贡赋罢了!”沈法僧见王文佐恢复了常态,松了口气:“这次派人马来,也算是恭顺的藩国了!”
“嗯!”王文佐此时心绪已乱:“我今日有些倦了,先回去歇息了,这里的事情就由你处置!”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